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4篇
  免费   179篇
公路运输   781篇
综合类   737篇
水路运输   572篇
铁路运输   341篇
综合运输   9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保护落成洲整治建筑物头部潜堤根部及LL3~LL5号丁坝根部的现有植被,在标准网箱结构的基础上,研发出异形网箱结构来替代抛石筑堤。异形网箱生态堤在满足工程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完整保护了落成洲的原有生态环境,可为航道整治生态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基于扩张观测器的船舶动力定位系统反演滑模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洋平台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结合反演滑模控制与扩张观测器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扩张观测器的船舶动力定位反演滑模控制方法.考虑到系统存在未知外部干扰以及船舶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问题,将系统分为内环观测器和外环控制器分别设计,首先利用扩张观测器估计系统的未知状态及不确定项,然后在外环的反演滑模控制器中进行补偿,最后用Lyapunov方法证明系统的稳定性.通过船舶定点控制仿真实验表明,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反演滑模控制器使得船舶纵荡和横荡的位置及首摇角度逐渐保持在期望值,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控制性,能够有效抑制传统滑模控制的抖振问题,有益于船舶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93.
大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在服役期内发生腹板斜裂缝病害,引发了研究人员对于混凝土疲劳应力问题的探讨.结合中国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英国BSEN1992—1—1混凝土设计细则、欧洲CEB—FIPMC1990规范和美国AASHTO2004规范关于混凝土疲劳应力验算的规定,对混凝土疲劳应力验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并以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例,对各规范中混凝土疲劳验算的具体过程进行了计算与分析,验证了规范的合理性以及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规范的疲劳应力限值较国外规范偏高.在对构件进行疲劳设计时,推荐采用CEB—FIP规范提供的验算方法.  相似文献   
94.
强透水性地层深基坑施工止水效果是工程成败的关键,止水工艺对工程的安全、进度、成本有较大的影响。结合锦州港煤炭码头一期工程SG-03标段含煤污水处理场水池基坑止水施工实践,在强透水性地层条件下,对钻孔咬合桩、高压旋喷止水墙、塑性混凝土防渗墙、黏土芯墙等基坑止水工艺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钻孔咬合桩在工期、质量、成本等方面更有优越性。对钻孔咬合桩的适应性及控制要点进行探讨,指出钻孔咬合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结果表明,钻孔咬合桩工艺在强透水性地层深基坑止水施工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5.
针对地铁列车节能运行问题,提出基于滚动优化的列车协同控制方法,将系统整体最优问题分解为基于时间推进的局部优化问题。考虑列车每次停站时同一供电分区内其它列车的操纵方案,实时计算下一站间运行净能耗最小的操纵方案。在计算操纵方案时,对传统的列车4阶段操纵策略进行改进,允许列车在运行途中进行2次牵引,减小列车牵引能耗并提高再生能的利用率。结果表明:相比列车基于传统4阶段的个体最优控制策略,采用本文提出的列车协同控制方法在不同发车间隔下均可提高再生能利用率并节约列车运行净能耗,平均节能率达8.37%。  相似文献   
96.
以膨胀剂掺量为基本参数,对不同水化热温度影响下的5根钢管微膨胀混凝土构件的膨胀性能和应力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水泥水化阶段钢管微膨胀混凝土构件温度场及其核心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特性.结果表明,钢管微膨胀混凝土构件截面温度场的变化规律与普通混凝土构件类似;核心混凝土中掺加膨胀剂,补偿收缩效果明显,并且在钢管的限制作用下产生了一定的预压应力.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核心混凝土限制膨胀的应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了核心混凝土预压应力的产生、分布特点及其与膨胀剂掺量的关系,为钢管微膨胀混凝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7.
移动海上基地属于超大型浮式结构物,在营运过程中会遇到飞机坠落,船舶碰撞等事故情况。事故载荷不仅会对超大型浮式结构物的局部结构产生破坏作用,而且会对超大型浮式结构物的薄弱环节——连接器产生附加载荷。以船舶碰撞为例,采用简化的RMFC模型,然后通过SESAM软件计算水动力系数,将其代入多刚体运动微分方程后用数值方法求解,研究特殊载荷对连接器载荷的影响。考虑不同连接器刚度以及不同撞击部位工况,估算碰撞引起的连接器载荷的数量级,并与波浪载荷引起的连接器载荷进行了比较。这为今后移动海上基地连接器设计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98.
针对某航电枢纽下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复杂、恶劣等问题,依托该工程整体通航水力学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不同隔流堤布置方案下的口门区水流条件.结果表明,隔流堤堤身设置透水孔可以加强主河槽与口门区的动量交换,减小隔流堤末端两者之间的速度梯度.与未设置透空隔流堤方案相比,设置透空隔流堤后可减小下泄主流在弯道处引起的横流与回流...  相似文献   
99.
根据中国南海某油气田开发项目的工况环境及应用要求,对某型卧式水下采油树关键部件——树本体制造过程中的主要技术难点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在此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发完成国产化试制,并按相关标准进行性能及功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工艺质量完全满足设计性能及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00.
飞轮储能具有绿色无污染的特点,发展潜能巨大。文章以电磁耦合式储能飞轮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于纯电动汽车的制动能量回收,通过整车仿真,分析电磁耦合式储能飞轮的能量回收效率。建立搭载电磁耦合式储能飞轮系统的整车模型,并仿真验证,在初速度为70 km/h时,制动时间为5.853 s,制动距离为70.67 m。分别在不同初始速度和储能飞轮转动惯量条件下进行制动仿真。随着初速度提高,电磁转差离合器作用时间延长,飞轮储存能量增加,但储能飞轮的回收效率相差不大,且能量回收效率均不低于22.4%;转动惯量越大,回收的能量多,回收效率高,但制动时间增加,不利于行车的安全性。由此得出结论:电磁耦合式储能飞轮系统可以有效回收制动产生的能量,选择合适转动惯量的飞轮可以提高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