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148篇
综合类   99篇
水路运输   121篇
铁路运输   69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331.
基于Depthmap的地铁站换乘空间导向性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地铁为中心的综合一体化换乘中心日渐普遍,地铁站换乘空间导向性是影响换乘高效程度的重要因素。Depthmap作为空间句法分析软件,对空间具有独特的分析视角。首先,介绍空间句法相关知识及北京地铁白石桥南站的运行现状;其次,利用空间句法软件depthmap建立模型,对平面中的流线组织、平面布局与节点设计采用空间句法参数分析,将难以用语言进行描述分析的地铁站换乘空间用空间句法的不同参数进行表达与评价;最后,以白石桥南站为例,基于空间句法软件depthmap分析结果,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邻空间的有机整体连接、采用大尺度融通空间、重要节点设计吸引人流等优化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32.
论文首先对“一路一线”公交布线方法提出的国内外研究背景进行了分析论述,提出了“一路一线”布设的基本原则、基本原理以及根本目的,归纳总结了以经纬走向为主、环线为辅的主要布线方法,和开设公交专用道的“一路一线”辅助布线方法,在此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一路一线”布设方法所存在的优势和弊端,并加以总结,以便于对国内公交布线起到一定的理论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333.
EPS中更精确的电机转速估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需要用到准确的助力电机转速信号,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变内阻变反电动势系数的助力电机转速估计方法.通过测试直流电机内阻和反电动势系数随电机电流的变化曲线,从而得到电机转速更精确的估计表达式.通过对比试验验证可知,本文提出的电机转速估计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334.
将摩托车车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UGNX高级仿真进行5种状态的受力分析,可为摩托车车轮的设计优化提供可靠依据。通过UGNX高级仿真的应用,从而提高摩托车车轮的综合性能水平,改进设计工艺,并直接应用于生产实际,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无论是结构设计还是强度研究,运用UGNX高级仿真功能进行有限元分析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5.
为了从整体上研究摩托车的振动特性,采用Virtuallab/motion软件建立摩托车多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在施加外部激励(发动机激励和路面激励)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通过对模型施加不同工况下的发动机激励来比较车架质心处的加速度;通过Virtuallab/motion仿真摩托车通过凸块的运动过程,计算得到车架质心处的加速度。计算结果表明,该摩托车的振动特性良好。  相似文献   
336.
断口上有2个疲劳区如图4中的A、B区,在前叉管对称两侧分布,疲劳源始于前又管外圆表面,管径在交变载荷作用下,A、B区已变形失圆。  相似文献   
337.
(上接2010年第9期) 5.2.2材料组织控制 由疲劳断裂的前叉管看到,非金属夹杂物较多,使疲劳萌生源增多,降低了疲劳强度。一直以来,大多数摩托车减震器企业对该材料的组织结构重视不够,也没有制定出力学性能参考性指标,更谈不上金相组织检查(力学性能可参照表1中5、6、7、8、9项,非金属夹杂物含量、  相似文献   
338.
在既有高速公路的扩建工程中,传统的新老路基的拼接施工方法易出现差异沉降,导致路面及路堤两侧附近的结构物被拉裂破坏,而大大增加公路营运后的维护费用。泡沫混凝土由于具有固化后的自立性、低弹减震性、强度可调节性、耐久性等物理力学特性,能解决新老路基的差异沉降等难题,同时可大大节约土地资源、缩短施工工期。该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泡沫混凝土在软土地基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39.
Liu C.  Lu Y.  Liu L.  Lv W. 《现代隧道技术》2018,(5):245-253
The problem of filter-cake formation in highly permeable strata is urgently to be solved for slurry shield tunnelling. Adding coarse-particle materials in slurry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 A selfdesigned test device of slurry invasion and filter-cake formation in strata was adopted, and one kind of lightweight sand was selected as coarse particle materials. By changing the particle sizes of light-weight sand particles, the filtrate mass and the time of filter-cake form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additive contents and pressures were measured. And the influence of particle size of coarse-particle materials on filter-cak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was analyzed. A triangular constriction calculation method was proposed, which can be used to quickly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range of coarse-particle materials on the pore size variation of the strata.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addition of coarse-particle material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ter-particle pore size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ogging effectivenes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is tested strata. (2) The particle size of coarse-particle materials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filter-cak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coarse-particle material with smaller particle size has a better clogging effect, and its filter-cak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more stable. The coarse-particle material with larger particle size has a higher volatility in its filter-cak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3) Coarse-particle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result in different final filter-cake structures. When the coarse-particle materials possess a larger particle size, a mixed filtercake structure is formed, and when the particle size is small, a double-layer filter-cake structure is formed. © 2018, Editorial Office of "Modern Tunnelling Technology". All right reserved.  相似文献   
340.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性能是整车NVH性能控制的关键。文章以某轻型商用车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设计及优化。文章基于主惯性轴理论确定了悬置系统的初始安装角度,并基于能量解耦法建立Adams模型对胶块安装角度及刚度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整车试验表明怠速工况下悬置系统隔振效果良好,但后悬置在加速工况下在2930rpm处存在共振,然后通过CAE分析,提出了后悬置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并对改进后悬置系统重新进行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共振消除,整个悬置系统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