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38篇 |
免费 | 136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59篇 |
综合类 | 544篇 |
水路运输 | 465篇 |
铁路运输 | 454篇 |
综合运输 | 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93篇 |
2021年 | 112篇 |
2020年 | 80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65篇 |
2014年 | 89篇 |
2013年 | 112篇 |
2012年 | 137篇 |
2011年 | 130篇 |
2010年 | 140篇 |
2009年 | 135篇 |
2008年 | 138篇 |
2007年 | 182篇 |
2006年 | 169篇 |
2005年 | 143篇 |
2004年 | 50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51.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泛水旅游作为一种古老的旅游形式,已受到现代社会人们的热捧。东西湖因水而兴,因湖而名,泛水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具有发展泛水旅游的先天优势。本文对该区泛水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以及分布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并尝试对其旅游价值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352.
曾小敏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95-97
本文对英语写作教学中使用的过程写作法与成果写作法做了对比。在对比的基础上,笔者分析了过程写作法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所表现的长处与弊端,并提出如何应对目前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3.
为了用最少的安全控制程序从事集装箱国际运输,并避免各国各自执行国家安全规则可能产生的矛盾,国际海事组织颁布了集装箱安全公约,强度计算是罐式集装箱样箱生产的第一步,有限元分析时一般选取了板壳元和梁元,4个箱角刚性固定,将各个运动方向上的惯性力转化为动压力叠加到设计压力上,分别进行计算,从分析结果可以明显判断出设计的优劣,此方法为中国船级社所采用,实践证明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354.
舰船复杂轴系扭振计算的通用模型及系统矩阵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舰船复杂轴系扭转振动计算的通用模型,采用系统矩阵法对舰船复杂轴系进行扭振计算,并在Matlab中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实例计算结果证明这种建模和计算方法在解决舰船复杂轴系扭振计算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5.
356.
文章叙述了柴油机冷却水自动调温阀的工作原理和调温特性,分析了调温阀拆除后冷却水温的变化及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并就维修中燃烧室组件的大量更换是否与调温阀的拆除有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57.
曾晓燕 《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2007,30(1):51-56
论述了船舶压载舱产生腐蚀的原因、防腐蚀保护的方法。介绍了中国船级社有关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的原则规定、设计要求、安装要求、定期检查项目。最后,将腐蚀的舱壁采用涂装或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两种方法进行了经济效益对比分析,得出安装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的经济效益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358.
为贯彻新修订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场所现状进行分析.阐述危险货物相关概念.阐明危险货物、危险化学品的区别与联系.统计全国现有危险货物码头、库区及堆场,以及移交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的储罐的数量,为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安全监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9.
针对无人水面艇(USV)在未知干扰环境下的自主运动控制问题,研究基于模糊自适应算法的USV航向、航速协同控制方法。设计以航向角偏差量和直线距离偏差量为输入量,以及以舵角偏转控制量和油门开度控制量为输出量的模糊控制算法,并通过以航向角偏差率为输入量及以控制周期为输出量的自适应控制,使系统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以抵达目标点的时间和舵角变化次数的加权最小值作为优化目标函数,分析论域、控制周期等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优化分析的结果表明:此方法在不同海面风、浪、流随机干扰的条件下,均能使无人艇抵达目标点,实现点对点的自主航行。 相似文献
360.
考虑缓冲器内部斜楔结构的动、静摩擦状态转换以及车体底架结构的缓冲效应,对货车用缓冲器阻抗特性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并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建立21,23和27t轴重混编货物列车的纵向动力学模型,计算和分析不同空车比例及位置、不同轴重及载重、不同车型的混编模式对列车各车辆间纵向冲动的影响;研究有利于减小列车纵向冲动、降低空车脱轨概率的混编列车编组方案。结果表明:在空、重车混编时,应控制编入空车的数量,且尽量将空车集中置于列车的尾部,且要避开全重列车最大压钩力附近的车位;在有不同轴重及载重的车辆混编时,应将较重的车辆置于列车前部,较轻的车辆置于列车后部,并尽可能地按车辆重量递减依次编入;在用不同车型的车辆混编时,应避免将车体刚度较小的平车和罐车置于列车中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