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1篇
  免费   218篇
公路运输   1309篇
综合类   1157篇
水路运输   1124篇
铁路运输   942篇
综合运输   12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415篇
  2006年   386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君王、纽约客、LHS及前景牌轿车的3.3L、3.5L V6发动机均采用无分电器点火系。该点火系统由点火线圈组件、曲轴位置传感器、动力控制模块(PCM)、继电器等组成。介绍了发动机不能起动的检测与利用故障码诊断技术。另外,介绍了点火线圈的检查,曲轴位置传感器与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查,火花塞的检查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2.
柴油、乳化油和甲醇喷雾燃烧光强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柴油机燃烧光强波的性质。在不同压力、氧浓度的条件下,对柴油、乳化油、甲酵喷雾的燃烧光强波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柴油机的燃烧光强波所反应的是火焰内碳粒的氧化历程。对于不同的燃料,燃烧光强波的强弱并不仅仅取决于火焰中碳粒的数量,同时还取决于火焰中的氧浓度。  相似文献   
163.
路上停车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分析了路上停车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4.
针对钢-UHPC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组合桥面板湿接缝处混凝土界面人工凿毛困难的问题,提出环氧树脂处理和高压水枪凿毛等新型界面处理方式。为了检验采用涂刷环氧树脂、高压水枪凿除细骨料和高压水枪凿除粗骨料处理后湿接缝的抗裂性能,进行了UHPC湿接缝足尺模型的轴心受拉试验,并与不设湿接缝的桥面板进行试验对比。通过比较不同界面处理后的UHPC名义拉应力-应变曲线及UHPC名义拉应力-裂缝宽度曲线,分析了3种湿接缝的开裂荷载、裂缝分布,揭示了不同界面处理下的接缝受力机理。试验结果表明:3种界面处理方式的湿接缝破坏形式相同,均是首先在新旧混凝土交界面上出现初始裂缝,随着荷载增加裂缝逐渐发展至贯通,UHPC退出工作,最后钢材受拉屈服达到极限状态。界面采用环氧树脂处理、高压水枪凿除细骨料、高压水枪凿除粗骨料的试件开裂荷载分别为不设湿接缝试件的53.7%、92.2%、81.9%,高压水枪界面处理的湿接缝比起环氧树脂处理的湿接缝具有开裂晚、裂缝发展慢的特点,且高压水枪凿除细骨料比高压水枪凿除粗骨料的界面处理方式更优。通过试验证实了新旧混凝土交界面是桥面板的最薄弱位置,且2种高压水枪凿毛的界面处理方式均能够满足实桥荷载作用下桥面板的抗裂强度要求,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荐使用高压水枪凿除细骨料的界面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5.
仰拱作为隧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底鼓变形是影响路面及轨道平顺性的关键因素,与车辆的安全运行息息相关,为确定大断面隧道仰拱底鼓的基本破坏模式,弄清仰拱底鼓产生机理,采用室内模型试验与扩展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加载模式下仰拱底鼓的基本破坏模式进行研究,将试验结果与扩展有限元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试验中破坏模式的准确性。将围岩压力分为底部受力占优,侧面受力占优以及底部和侧面受力同时占优3种情况,以确保模型试验加载方式的可靠性,并对其破坏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断面隧道仰拱底鼓破坏的基本模式可以分为U-W形破坏、U-LJ形破坏以及U-H形破坏3种;U-W形底鼓时仰拱底部承受较大的顶升力,引起仰拱隆起变形,以仰拱中心受弯破坏为主,仰拱两侧拱腰处与上部衬砌相连,对其隆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导致中心部位隆起速度明显高于两侧,最终形成W形的破坏形态;U-LJ形破坏时仰拱承受较大的水平轴力,导致仰拱出现剪切破坏,最终形成W形的破坏形态;U-H形破坏时仰拱在底部和侧面荷载的挤压下,仰拱与边墙的连接部位受剪破坏,无法有效传递轴力,最终导致仰拱与边墙脱开;仰拱中心以及仰拱与边墙连接部位为仰拱的易损薄弱位置;研究成果可为隧道仰拱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对保证隧道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6.
设计了一种可测量降雨入渗与底部排水条件下土体体积含水率与基质吸力变化规律的试验装置,开展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砂土和粉质黏土的降雨入渗与排水过程室内模型试验,得到了不同土质在不同降雨强度下各高程处体积含水率与基质吸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可将降雨入渗条件下不同土质的体积含水率变化划分为3个阶段,首先表面土体含水率上升,随着雨水的入渗,表面含水率保持不变,土体内部含水率由上至下依次上升,随后当浸润线达到装置底部后,土体的含水率开始逐渐增大,由非饱和状态过渡至饱和状态,最后当装置底部达到饱和后,土体中的水位开始逐渐上升,各个测点在降雨作用下由下至上依次达到饱和状态;不同土质土体的表面体积含水率均与降雨强度呈线性关系,在相同降雨强度下粉质黏土表面体积含水率大于砂土,不同土质浸润线的下降速度与降雨强度均呈对数函数关系,在相同降雨强度下砂土浸润线下降速度大于粉质黏土;土体基质吸力随着雨水的入渗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在水位上升过程中基质吸力变化幅度小于降雨入渗过程;在排水过程中,砂土与粉质黏土各高程处的含水率随排水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呈幂函数关系和指数函数关系,位置较高测点的含水率下降明显快于位置较低的测点。  相似文献   
167.
交叉口在潮汐交通影响下会产生各流向不均衡现象,容易使进口道利用效率低下,形成拥堵.常用的应对措施是设置适用于交叉口的导向式可变车道.基于可变车道,提出信号交叉口时空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在空间上,为寻求交叉口各流向之间的均衡化,以同一相位下各流向流量比之间的差值尽可能小以及总体的流量比之和尽可能小为目标,以各进口道各流向的交通量为基础数据,考虑进、出口道通行能力匹配等约束,同时考虑直右合用车道设置问题,构建车道功能划分模型.时间上配以Webster信号配时模型.以时段为单位,得到各个时段优化的车道功能划分和信号配时,从而确定可变车道的设置.以实际交叉口为案例,通过设置现状组、对照组、模型组对比分析该方法的效果.通过Vissim交通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固定的车道功能,模型优化后能降低交叉口10%的延误.  相似文献   
168.
上海市目前轨道交通呈现"十字加环,多向辐射"的网络结构,为解决交通问题,研究建设一条轨道交通外围环线,形成双环结构。首先分析轨道交通环线的功能及设置条件;其次,以已建成两条环线的东京都市圈为例,统计站点周边1 000 m范围内人口密度及客流特征,以神奈川县和埼玉县间往返客流为例,着重分析外围环线功能特征,得出环线主要承担换乘功能,且外围环线缓解了内环线换乘压力,加强了组团间联系,影响了城市空间结构;最后,将上海与东京都市圈类比,从轨道交通网络现状和客流需求两个角度,分析建设外围环线的必要性,探讨在中环附近建设外环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9.
以重庆市石柱县过蛟龙古拱桥与现代新拱桥迭合而成的复式拱桥的加固与保护设计为例,通过现场病害调查、合理计算模型的探讨找出病害所在及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桥梁加固与保护所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0.
目的探讨病原菌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4-2006年综合ICU患者VAP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从302例综合ICU VAP患者下呼吸道深部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347株病原菌,主要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32.3%)、鲍曼不动杆菌(31.1%)、金黄色葡萄球菌(16.7%)、克雷伯菌(7.5%)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1%)。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耐药率最高,对碳青霉烯类及加酶抑制剂抗生素耐药率最低;革兰阳性球菌(G 球菌)对青霉素类、克林霉素及红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低。结论G-杆菌是综合ICU患者VAP最主要的病原菌,多重耐药性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S)的分离率高且耐药严重。临床医师应根据病原菌学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资料,及时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