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548篇 |
免费 | 3944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3004篇 |
综合类 | 14106篇 |
水路运输 | 11390篇 |
铁路运输 | 9667篇 |
综合运输 | 13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98篇 |
2024年 | 1026篇 |
2023年 | 991篇 |
2022年 | 1733篇 |
2021年 | 2449篇 |
2020年 | 1808篇 |
2019年 | 1120篇 |
2018年 | 1087篇 |
2017年 | 1067篇 |
2016年 | 1032篇 |
2015年 | 1686篇 |
2014年 | 2208篇 |
2013年 | 2704篇 |
2012年 | 3148篇 |
2011年 | 3436篇 |
2010年 | 3469篇 |
2009年 | 3370篇 |
2008年 | 3160篇 |
2007年 | 3317篇 |
2006年 | 3204篇 |
2005年 | 2609篇 |
2004年 | 1254篇 |
2003年 | 769篇 |
2002年 | 502篇 |
2001年 | 665篇 |
2000年 | 561篇 |
1999年 | 151篇 |
1998年 | 108篇 |
1997年 | 72篇 |
1996年 | 65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56篇 |
1992年 | 99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6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论述高压旋喷桩的机理、设计方法、施工关键技术及其在广东某高速公路路基灾害治理中的应用。实践证明,高压旋喷桩加固下卧层以下软弱地基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技术,可有效地提高路基承载力,防止路基工后沉降,其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2.
33.
34.
文章结合柴油机曲轴的工作条件,对某轮副机曲轴断裂事故的内在和外在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该事故的原因对柴油机曲轴的日常维护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5.
气泡运动与舰船设备冲击振动关系的试验验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于水下爆炸和舰船动态响应的复杂性,对舰船水下爆炸动响应的认识的深刻程度主要来自试验现象和试验数据的分析.由于水下爆炸冲击波和二次压力波早已在水下爆炸试验测量中被发现,因此,在舰船和设备水下爆炸动响应的理论分析和计算过程中只将药包水下爆炸的冲击波作为主要外力,有时也考虑二次压力波的作用.也有人在研究中发现,气泡的运动有时对于舰船设备的运动是重要的.作者于1995年在浮动冲击平台水下爆炸试验中发现"水下爆炸气泡膨胀产生的滞后流是使安装频率为数十赫兹的舰船设备产生冲击振动的主要能源".近年来,发表的水下爆炸气泡运动的研究文献增多,但是,基本没有涉及气泡运动与舰船设备冲击振动的关系.在2003年的圆筒模型水下爆炸试验研究中,作者从另一种角度,用更加简明有力的证据,验证了上述结论.显然,这一发现不仅对于建立正确的理论计算力学模型有重要作用,甚至对于舰船防护的研究乃至水中兵器的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37.
38.
磁悬浮列车悬浮电磁铁电磁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进一步提高车体悬浮控制精度,利用有限元法对常导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的磁场进行了二维分析,得到了更为精确的电磁力随着悬磁气隙及电流强度变化的规律,并在试验中对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9.
从企业网络发展出发,针对企业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和企业软、硬件资产管理,引入网络、系统管理软件SYSTEMS MANAGEMNET SERVER 2003.在结合实际应用的实验中介绍SMS 2003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功能,从而提出适合企业现状的合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0.
基于多传感器的列车里程计定位误差检测及校正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过程中,轮对空转/滑行和车轮磨损是造成车载里程计测速测距误差的主要原因,因此里程计定位误差的检测和校正主要是对列车空转/滑行和车轮磨损的检测和误差校正。通过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定位需求分析以及传感器定位特性分析,在列车里程计基础上引入多普勒雷达,采用二者构建车载组合定位系统。基于H!滤波理论实现两种传感器量测信息的融合处理,得到列车定位参数的最优估计,在此基础上,利用空转/滑行和车轮磨损检测方法完成相关检测并对误差进行校正。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达到了模型的预期设计目的,提高了车载定位系统的自主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