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39篇
公路运输   184篇
综合类   201篇
水路运输   131篇
铁路运输   100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左亚东  曾湛 《船舶》2018,29(4):76-82
以铺管船的A字架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满载铺管待命环境条件并考虑不同浪向下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通过对比SESAM中有限元模型在不同浪向下的结构分析结果,详细校核A字架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根据A字架结构校核结果反馈,指导A字架结构设计。最终设计出结构安全、质量轻、应力分布合理的A字架。  相似文献   
42.
随着世界上海洋平台的增多,船舶与海洋平台的碰撞事故也随之变多,碰撞事故往往产生巨大损失.为了研究其碰撞规律,本文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研究分析不同速度下供应船尾部与半潜式海洋平台的碰撞,碰撞中的流体采用附加质量法处理.为确保计算结果精度,对碰撞的局部区域进行网格细化.计算结果表明,正碰时平台内部结构单元首先发生破坏(内部结构指水平强框处单元),外板失效所需能量比内部结构大;当撞击速度小于破坏速度时,单元没有破坏,但当船回弹时,外板上的板单元产生振动,应力和能量产生短时间波动.  相似文献   
43.
洋山港建设时期海域通道冲淤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山深水港区是由大、小洋山南、北两支岛链组成,形成东窄西宽面向杭州湾开口的喇叭状水域,文章结合洋山港建设以来现场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分析了1998~2007年洋山海域通道内地形冲淤演变情况,将洋山港通道内地形变化特征概括为:随着边界的变化,地形冲淤调整迅速;南北格局呈现出"南淤北冲"的规律;长时间尺度来看,近期地形总体趋于相对平衡,略有冲刷;短时间上看,年内冲淤变化大。为洋山港港区进一步的规划方案论证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44.
广东省汕尾市龟龄岛码头工程采用黏-砂混合土地基。不同含砂量不排水剪切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含砂量增加,分形维数加速递减;2)抗剪强度特性逐渐由硬化型过渡为软化型;3)分形维数2.709 3(含砂量50%)为黏-砂混合土力学性能明显变化的界限值,两侧力学特性表现出较大差异;4)内摩擦角增大、黏聚力减少。结合经验公式的地基承载力、实际取材等因素确定含砂量为30%~40%,并选取12个监测点进行复核。  相似文献   
45.
洋山深水港海区水深、流大、含沙量高、水流流态紊乱,泥沙淤积问题是建港中的关键问题.文中总结了1998年以来在洋山深水港泥沙方面的研究工作,介绍了研究中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归纳总结了洋山深水港区泥沙研究的科研成果及其创新点,并对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作出评述.研究认为,洋山港海域泥沙运动形态以悬移质为主,潮流对泥沙具有起悬和搬运双重作用,水流强弱是港口建成后维护要求水深的关键;一、二期工程方案封堵小洋山-镬盖塘-小岩礁汉道,建设顺岸式码头,不易采用挖入式港池方案;北港区规划方案以汊道方案较为稳妥;远景规划方案可采用单通道的南北双汊道规划方案;并基于平衡含沙量理论,提出了海床冲淤演变预测公式和顺岸式港池淤积预报公式.  相似文献   
46.
介绍某高桩码头原位荷载试验的试验方案和试验过程,并从安全承载角度评定了码头升级使用的可行性,提出了码头安全运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7.
柴油机气缸盖的耦合场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应用现代设计方法实现了柴油机气缸盖流场、温度场、应力场的耦合分析,探索了柴油机热、流、固耦合计算的一般方法和具体实施技术。考察了关键结构对气缸盖温度及应力大小和分布的影响程度,并且就缸盖入口流量对缸盖冷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8.
基于道路设计与交通规划的道路选线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道路设计理论与交通规划理论,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开发道路选线优化模型。该模型是一个费用指向的优化问题,最小化费用目标函数中包括道路建设费用、土方工程费、道路交通诱发的环境污染的不经济费用,OD交通在路网上总走行时间的时间费用等。优化模型首先随机生成新建道路的空间位置候选方案集,并自动设计新建道路的平曲线和竖曲线,计算新建道路的各项工程费用。然后,对变化的路网进行自动拓扑,通过交通量分配得到OD交通在新路网上的走行时间和交通流特征,计算OD交通的环境负荷。最后,在遗传算法中判断候选方案的优劣,直到得到一个最佳的新建道路的空间位置方案为止。  相似文献   
49.
2006年3月 23日至3月25日, 第35届美国路易斯维尔国际商用车展在美国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会展中心举行。应业内同仁要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用  相似文献   
50.
GM(1,1)模型是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核心,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章提出了GM(1,1)预测模型的两阶段优化方案,经比较,预测模型结果明显优于常规GM(1.1)模型。将改进的GM(1.1)模型用于交通量预测,预测效果较好。将等维递推处理技术应用于预测模型中,还可进一步提高该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