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8篇
  免费   410篇
公路运输   3596篇
综合类   3555篇
水路运输   3549篇
铁路运输   2510篇
综合运输   45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446篇
  2020年   351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388篇
  2014年   587篇
  2013年   754篇
  2012年   871篇
  2011年   1017篇
  2010年   1072篇
  2009年   1114篇
  2008年   1045篇
  2007年   1247篇
  2006年   1272篇
  2005年   796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262.
简介国外一种传感阀在车辆上的安装技术方案导致的问题;通过采用一种配套发明的新型传感臂及改变该传感阀的安装技术方案,经过现场静态试验及运用考验结论均表面此方案解决了原有传感阀安装技术方案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3.
桥梁基础长期处于水环境中,在水流冲刷作用下,河床下切导致基础埋置深度减小,容易使基础产生病害进而影响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降低地基基础承载力。通过分析河床冲刷对基础承载力的影响,结合铁路桥梁基础加固防护工程实践,探讨基础加固防护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对有效预防和整治因基础冲刷而产生的桥梁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4.
目前山岭隧道施工基本以钻爆法为主,爆破过程中产生的冲击波会对隧道内的人员及机械设备安全产生较大影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和财产损失。本文主要介绍了冲击波在隧道内传播会形成超压,且随着传播距离增加超压峰值逐渐衰减到大气压范围内;基于超压准则评估了冲击波对人体、隧道内设施及周边建筑物的危害程度;通过在隧道内安装简易的冲击波缓冲装置及加强监测、设置安全警戒线等控制措施,减弱了爆破冲击波的危害,从而达到安全快速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265.
对某型直流充电柜满负载工况下温度场进行仿真,根据实验测量数据验证仿真结果准确性,成功完成了对充电柜温度场的建模仿真工作,并实现对初始模型的简化,为对整个充电站进行温度场建模仿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6.
基于居民出行时间价值的SP调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居民出行时间价值研究方法各异,SP调查逐渐成为研究出行时间价值的重要手段。首先系统梳理SP调查的方法、设计、实施和特点。基于北京市第四次居民出行调查的SP分项调查,详细阐述SP调查的技术方案、实施方法、调查规模和抽样方式,重点分析SP调查方案的设计。基于均匀设计方法,采用SP调查和RP调查相结合的方案,通过确定影响因素、设定情景模式和主要参数,基于不同出行方式分别设计了SP调查表格和情景模式卡。通过对北京市SP调查相关实证分析,提出SP调查实施改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67.
本文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的二氧化锰粉末状晶体。探索了反应温度、氧化剂浓度、压力等因素对二氧化锰晶型、结晶度与形貌的影响及其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氧化剂浓度、压力对二氧化锰晶型均有影响,氧化剂浓度对其晶型影响尤为明显。温度对形貌影响较为明显。在晶型相同情况下,二氧化锰结晶度正相关于其形貌规整度。  相似文献   
268.
269.
为了总结面向智能车辆的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即现役道路基础设施承载智能车辆行驶的适宜程度,阐述自主智能驾驶定义与驾驶自动化等级分类,在此基础上剖析不同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并分别从感知层、感知-决策层、决策-控制层探讨与道路设计要素相关联的人机功能差异,通过归纳总结智能车辆与道路几何要素、路面性能及其他道路要素(如道路标线)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从道路工程角度及其他道路要素方面回顾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车辆,配置高等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车辆对现役道路设施行驶适应性最高,主动安全系统次之,而驾驶辅助及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适应性不足。而目前研究主要问题包括:难以归纳、标定不同驾驶自动化等级间的人机功能差异及其对于道路设计参数的需求设计值;测试道路场景条件过于理想,考虑的驾驶自动化等级单一,试验规模和样本有限;道路几何、路面性能以及道路标志、标线等道路要素与智能车辆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不足,缺乏与不同道路场景相匹配的智能车辆驾驶特征数据的获取手段。因此建议:重视并推动与道路设计要素相关联的关键人机功能差异指标信息共享;联合高保真且可交互的道路场景、高精度感知传感器物理模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及微观交通流模型,利用测试场景自动化生成、极限工况场景搜寻与泛化等技术开展智能驾驶虚拟测试,突破现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探索反映不同等级智能车辆的道路行驶适应性特征指标与评价标准,精准、有效地评估预测复杂道路场景及不利道路条件下的行驶适应性。  相似文献   
270.
近十年来, 浙江省港口一直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沿海港口发展位居全球前列, 2019 年宁波舟山港吞吐量 11. 2 亿 t, 连续 11 年位居全球第一, 面对 “十三五” 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国际经济与港口发展的新形势, 在交通强国发展总体要求下, 浙江省港口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采取何种发展战略和发展措施, 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