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37篇
综合类   48篇
水路运输   31篇
铁路运输   17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文中介绍了全尺寸深水海底管道GSPU湿式保温涂层及节点SPU湿式保温涂层的模拟弯曲试验设备、方法、步骤及试验结果。通过试验前后表观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结果符合ISO 12736—2011附录B标准要求,节点及管体涂层经弯曲试验后与钢管之间剪切力也变化很小,充分说明节点及管体涂层的良好抗弯曲性能。  相似文献   
82.
针对管道内检测技术开发方法存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管道内检测器开发测试平台,提高了管道智能检测技术相关的元件开发测试的效率。按照实验思路设计不同的检测单元,可以实现多种管道智能检测技术相关元器件的测试,操作方便、节省时间和成本。实验表明,该平台能较好地完成MBN检测信号的采集。  相似文献   
83.
高原地区铁路规划建设是我国铁路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高原铁路施工受高海拔、低含氧量、气候干燥等因素影响,现场施工作业的人工、机械效率与平原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本文分析了高原铁路施工的环境特点,梳理了现有研究成果,对比了不同行业造价标准规定,建议高原铁路施工降效研究应充分考虑不同专业施工人工、不同类型施工机械实际降效的差异性,并结合现场实际测定数据按每增加500m划分海拔高度,合理确定人工和机械的降效幅度。  相似文献   
84.
文章针对多载荷工况的静强度计算结果,利用FEM软件的二次开发语言和混合编程技术,引入静强度全工况计算及可视化的图形显示,分析全部静强度载荷工况下的材料利用度和其它性能指标参数,对结构的整体静强度性能进行全面、高效、准确地评估,并以重载机车车体为例进行静强度全工况计算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5.
根据定子磁场定向控制理论,提出一种基于d轴电流直接求解的磁链、转速、转矩闭环定子磁场定向控制系统。定子磁链观测器采用电压、电流混合模型,从原理上分析了模型切换点选取方法。通过Maf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系统在动态响应过程中,定子磁链的稳定性好、转矩响应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6.
水泥稳定粒料基层结构强度与龄期、温度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总结水泥稳定粒料基层强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外试验。分析这类基层强度与温度、养生期之间的关系。明确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现场取芯考虑温度、龄期对强度的影响,并提出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87.
黎豪 《广东造船》2005,(2):21-22,5
500吨沿海供油船是2004年汕头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我所设计,航行于广东省汕头沿海,主要用途是供海上大型船舶加油。该船为钢质、双层底、双机、双桨、艉机型,设计航速8.5节,续航力85小时。以下浅谈一下此船有关动力装置及货油系统的设计心得。  相似文献   
88.
针对基于移动卫星通信的列车自动报点系统,提出了一种电子地图设计方案。电子地图为报点系统提供一个监控平台,实现列车跟踪定位、地理信息查询、数据信息回放和运行轨迹描绘等功能。整个设计以Mapx为基础,结合Maplnfo工具,完成了地理数据结构设计和图层结构设计,解决了系统运行速度和实时要求高等问题,最后给出了设计实现。  相似文献   
89.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发生了很大变化,上海外环线隧道是通向港口码头、外高桥保税区的交通要道,大型、重型运输车流量已远远超出原设计流量,其比重占总量的80%,且车辆超载现象严重。本文论证了超载对沥青路面结构的破坏作用,以及导致隧道路面在使用初期就遭损坏等问题,提出了在大型、重型货车生产和改装中,须制定一些相应的措施和利用科技手段控制车辆超载的建议。  相似文献   
90.
根据乐清湾海域水动力特性、泥沙运动分析、岛屿地貌特征及水深条件,结合航道开挖、疏浚工程量及年回淤量分析,进行10万t级进港航线方案的比选。结果表明,东航线具有航行条件好、疏浚工程量和回淤强度小等优点,宜建设10万t级航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