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8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762篇
综合类   322篇
水路运输   387篇
铁路运输   252篇
综合运输   5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2 毫秒
331.
针对目前有关分车道行驶的方案,对不同车辆行驶速度特征进行的研究,以及对不分车道行驶和分车道行驶两种情况下的车辆运行状况进行的有效仿真,可为当前公交优先通行提供较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32.
针对深水浮式生产设施的全方位监测,开展海洋平台监测系统发展和应用现状的国内外调研,阐述一体化海洋监测系统(Integrated Marine Monitoring System,IMMS)关键技术。引入深海一号能源站监测系统实例进行海洋监测系统国产化探索,分析海洋监测系统国产化的发展方向,为今后深水浮式生产设施的安全完整性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33.
基坑开挖引起周边建筑物的沉降变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单点模型GM(1,1)不能考虑各变形监测点间的相关性,必须建立多点灰色模型M-GM(1,n)进行预测。利用Matlab语言编写的预测程序,经实例计算表明M-GM(1,n)模型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334.
介绍了镁合金的性能、资源情况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叙述了镁合金塑性成型工艺的基本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具体分析了镁合金塑性成型技术与铸造成型工艺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并针对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了阐述。讨论了镁合金塑性成型技术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中国载货车和轿车对镁合金的需求量将以每年7%~10%的速度递增,变形镁合金的用量占镁合金总用量的比例将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335.
为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促进道路的平稳发展,首先分析城市沥青道路容易出现的病害,其次针对这些病害提出防治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6.
为了降低地铁车站空调系统工作能耗,通过对风水联动在福州地铁1号线葫芦阵站空调系统的实践应用,建立并验证控制策略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模式下的节能控制效果,希望能够为相关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37.
为验证某轻型货车车架的各项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文章基于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其前四阶模态频率均有效地避开了车架下结构的固有频率和发动机怠速激励频率,有效避免其发生共振问题。基于整车动力学模型,分解了车架十工况的强度载荷,采用惯性释放方法和动态输出载荷进行强度分析,各个工况下的车架均能满足强度要求,综上分析结果表明该轻卡车架的各项特性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38.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船舶航向模糊控制方法,将航向改变模糊控制器和航向保持模糊控制器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在航向保持模糊控制器的输出端叠加了一个积分作用,提高了航向保持过程中的静态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静水环境中还是在不同风和流干扰的环境中,这种改进的航向模糊控制器都比常规的模糊控制器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能够满足船舶航向实时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39.
340.
为了明确路面平整度对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的静态影响机理,减小工程应用中的误差,针对手持式逆反射测量仪和车载式逆反射测量仪,在忽略仪器测量基准平面偏差的前提下,参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路面平整度“最大间隙”的要求,分析路面平整度影响下的现场测试几何条件,提出逆反射标线板设计方案及其参考值赋值方法,开展手持式逆反射测量仪和车载式逆反射测量仪的测量偏差试验。在逆反射标线板参考值赋值过程中发现,反射照度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降低,同逆反射亮度系数随入射角变化产生的变化趋势呈非线性关系。手持式逆反射测量仪和车载式逆反射测量仪无法识别入射角产生的偏差,仅通过测得的反射信号强度计算得到逆反射亮度系数,因此其变化趋势和反射照度随入射角变化的趋势相近。入射角偏差对车载式逆反射测量仪测量结果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ur22为4.8%,对开放光路的手持式逆反射测量仪测量结果引入的相对不确定度ur12为7.4%。研究结果表明:入射角偏差对道路交通标线逆反射亮度系数的现场测量结果影响较大,在现场测量时应注意调整仪器的放置位置;车载式逆反射测量仪较手持式逆反射测量仪抗干扰的能力更强,在路面平整度较差的路段选用车载式逆反射测量仪并进行数据修正能够提高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建议车载式逆反射测量仪选取9 m内最大高程差不超过7 mm的路段进行现场自校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