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铁路运输   57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针对目前可靠性数据统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可靠性数据统计和评估的基本对象,怎样得到一个子系统的可靠性要求以及该要求在子系统内部各部件中的分配,新产品取代老产品的必要条件以及冗余系统的可靠性统计和评估方法.其目的在于促进新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和现有产品的可靠性数据统计.  相似文献   
42.
复励牵引电动机便于实现无级磁场削弱,控制简单,并可减少晶闸管元件数量。但复励牵引电动机在控制上也带来一些新问题:如需要预励磁;为使并联牵引电动机间的负荷分配均匀,需要采取特别措施;牵引时串励和他励的调节方式,以避免产生振荡;制动力的控制方式及在低、中速区实现较大制动力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43.
许多技术装备较好的机务段都进行牵引电动机的厂修。对检修来说最困难的是寻找电枢绕组绝缘击穿点。为此,机务段-57脉冲装置制造了专用附件,本文叙述了该附件的使用经验。  相似文献   
44.
上一讲已经介绍了CPU内部的寄存器,这一讲和下一讲将在此基础上学习Z-80的指令系统。Z-80 CPU可执行158种指令,其中包括8080A的全部指令78种。一条指令包括两部份内容,一是给出操作码,指出进行何种操作,另一个是给出操作数,它可以是操作数本身、操作数所在的寄存器名字或内存单元地址。Z-80指令种类较多,全部指令不可能都用单字节来编码,除了单字节指令外(这是主要的),还有双字  相似文献   
45.
一、6K机车的功率因数补偿装置为了改善相控电力机车的功率因数,减少电网上的高次谐波,降低变电所的视在功率,6K电力机车的主电路除采用三段不等分的半控桥外,还接有四组功率因数补偿装置。每两组功率因数补偿装置由一台微机进行控制。它仅对三次谐波进行补偿。图1画出了两组由同一微机控制的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它主要由电感、电容及限流电阻组成,每组功率因数补偿装置通过两个反并联的晶闸管及隔离开关接到主变压器二次侧600V绕组上。功率因数补偿装置的投切由晶闸管的导通或关断来实现。在特殊情  相似文献   
46.
SS8、SS6B电力机车竣工剪彩1994年12月24日下午,株洲电力机车工厂隆重举行SS8、SS6B电力机车竣工典礼。莅临这次典礼的有铁道部副部长傅志寰、总工程师华茂昆、原部总沈之介、副部总周翊民,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俞海潮、省长助理张明泰、市委书记程...  相似文献   
47.
机车车辆系统(包括子系统)与安全相关,因此车载系统的用户和供应商宜充分认知各个系统风险和适当的安全完整性.阐述了机车车辆各子系统的安全完整性等级、失效率在子系统内部的分配、一些实现安全完整性的技术措施和安全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48.
电力机车和电动车组自动过分相方案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随着电力机车向高速发展、车内微机控制的普遍采用和完善,原有的3种自动过分相方案中,车上自动控制断电方案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秦沈客运专线所采用的过分相预告信号及埋点方式仍是当前高速区段自动过分相的主流模式。  相似文献   
49.
机车车辆软件设计的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软件设计存在的问题出发,以IEC62278和IEC62279为基础,提出相关产品的软件安全完整性的等级,各软件开发人员的职责分工。根据当前软件实际情况,将软件开发寿命周期简化为8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应完成的文件作了说明。目的在于推进软件设计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50.
介绍GB/T 32579—2016《轨道交通地面装置变流机组额定参数的协调及其试验》的适用范围与目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工作条件、变流机组的通用要求、各部件参数间的关系及机组性能试验等。重点分析变流机组不同电联结方式下的计算因数和验证变流机组性能的试验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