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铁路运输   2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关于人体承受全身振动评价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SO2631经过多年的修改后,1997年颁布了正式标准的第2版本,该标准用于评价人体承受全身振动的内容增加了角振动、频率加权函数,并引入了总乘坐值这一指标,同时给出了总乘坐值与人的主观感觉的对应关系,标准对峰值因数也进行了修订。关于ISO2631在国内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三轴向同步磁带记录现场振动信号测量及实验室信号处理机与微机联机分析处理的方法,对国产及进口的65台机车司机室进行了实车测试与评价,结果表明许多机车司机室振动水平超标。这种作业环境有碍广大乘务员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行车安全。因此呼吁及早颁布符合我国国情的合理的机车司机室内全身振动允许限值国标;尽快将振动量级引入产品鉴定项目。与此同时应深入进行机车座椅减振、隔振的研究。振动对人体影响的研究在国外已广泛开展,近年来,在国内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国地域辽阔,铁路交通担负着繁重的运输任务,长时间的机车振动对乘务员的心理、生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保障广大乘务员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行车事故,必须对现有机车司机室内人体承受的全身振动进行正确的测量与评价。目前,我国尚未公布相立的国家标准,因此,国际标准 ISO 2631/1《人体承受全身振动的评价——总的要求》是评价人体全身振动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3种提速列车进行了车厢内噪声、振动测试,噪声测试结果符合车速每提高10km/h,声级相应增加1~2dB(A)的规律,噪声频谱峰值主要集中在低频段31.5Hz及63Hz倍频程中心频率,振动测试Z向振级明显大于Y向,Y向大于X向,部分车厢座椅无减振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对我国正常人群的指端触觉—深度觉和两点分辨觉正常值范围进行探讨后,现把在振动病流行病学调查中从事手臂振动作业工人的深度觉和两点分辨觉的检查结果与正常界限值进行比较与分析,以便更加清楚地表明手臂振动对人体末稍神经的损伤程度。同时,进一步说明运用深度觉和两点分辨觉仪对人体指端触觉进行定量测试在振动病研究及  相似文献   
15.
铁路干线两侧铁路噪声过渡带宽度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通过居民对铁路噪声主观反应调查,验证了铁路噪声与道路交通噪声对人的影响程度一致性。又依据噪声传播规律,提出了城市不同功能区距铁路干线适宜不同距离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6.
手的痛觉是末梢神经功能状态重要的标志之一,对振动病的诊断更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近年来对振动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指标及检查方法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诊断指标尚未统一,各项诊断指标的正常界限值更缺少应有的研究。故在振动病的调查中多采用对照组,这样既费人力又费时间。  相似文献   
17.
视屏作业职业危害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我国视屏作业职业危害情况,对不同行业30个计算机中心或计算机室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进行了调查。测试结果表明视屏作业场所微小气候比较稳定,噪声强度61dB(A)~75dB(A),不同场所照明条件区别较大,视屏电离辐射强度较低,空气中CO2含量较高。对655名视屏作业人员及571名对照人员健康检查结果显示,视屏作业人员神经系统、视觉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主诉明显高于对照组,Tinel's征及腰部L5/S1压痛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8.
内燃电力机车振动对乘务员身体的影响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保护乘务员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于1984~1985年对正在运营中的内燃、电力机车部分乘务员进行了对振动反应的主观询问调查和视力检查。对所得数据进行了车型之间比较,振级大的车型自觉症状的主诉率高;振动感觉(简称振感)和舒适感是随振级水平增加呈上升趋势,并且振感与振级之间存在着明显直线相关关系;机车停止与机车运行平均视力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本世纪初就有人发现:长期在寒冶气候中使用强烈振动的工具,诸如风铲、凿岩机、铆钉机等等,会造成机体的严重损伤而导致职业病—振动性白指(VWF)。多年来,许多学者在病因、发病、诊断、治疗等方面曾做过大量的工作,但对振动定  相似文献   
20.
通过252名机车正司机人体尺寸测量,利用逐步回归统计方法建立了反映人体尺寸间相互关系的回归方程,进一步将GB1000-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所公布的有关尽寸做为自变量,从而获得国标中未公布的两臂展开宽、两臂功能上举高、上肢前伸长、上肢最大前伸长、坐姿下肢功能长、松驰坐高6组机车司机室设计中所需的派生尺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