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1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557篇
综合类   221篇
水路运输   291篇
铁路运输   134篇
综合运输   3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白车身试制是汽车研发过程中的重要阶段,焊点质量直接决定白车身质量。文章使用IQR焊接模式进行电阻点焊试验,根据对焊点检测结果和试验数据的分析,验证此模式在试制车间应用的可行性,并得出此模式下电流及板厚对焊核直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本文以新疆地区常用水泥、二灰及级配砂砾等半刚性基层材料,选用典型的骨架密实型及悬浮密实型级配,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等研究了二灰稳定砂砾设计参数与龄期、水泥稳定砂砾设计参数与水泥剂量的关系,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了新疆地区无机结合料稳定砂砾半刚性基层的设计参数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83.
仿真求解快速路交织区通行能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由于交织区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众多,没有所谓理想的道路条件,而现阶段在我国由于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限制,不能够获得大量的实测数据,因此,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确定其通行能力有很大的困难。用一个实例详细地介绍了用标定过的仿真软件CORSIM模型求解交织区通行能力的方法、步骤,其中,重点完成了模型freesim-setup中对通行能力有重要影响的8个参数的灵敏度分析,据此标定了仿真模型,然后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改变输入条件,得到了不同条件组合下的通行能力值。通过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对比,认为该方法是非常可行的,并且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
基于非参数回归的快速路行程速度短期预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北京市快速路上的检测器所采集的历史数据,经过数据筛选,剔除判别,小波滤噪平稳处理,聚类分析等过程,建立了交通状态演变系列的历史样本数据库。基于所构建的历史数据库,通过数值试验,确定了状态向量、距离匹配原则,K近邻值等参量,构建了一种基于K近邻的非参数回归短时交通预测模型,实现了对路段行程速度的短时预测。最后,利用随机选取的历史数据系列对预测模型的精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预测算法的精度可以达到90%以上,可以很好地满足ITS应用系统对于交通预测数据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5.
任福田  扈中伟  于泉  荣建  常颖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7):112-116,146
从智能交通信息平台的概念出发,研究利用已有的智能交通系统资源建立智能交通信息试验平台。首先对比分析了已有的平台体系结构开发方法,即面向过程的开发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两者都已不能适应复杂大系统的开发需求。通过引入计算机建模与仿真领域的HLA(高层体系结构)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HLA的体系结构开发方法,结合信息试验平台需求分析,设计了智能交通信息试验平台的逻辑结构。平台分4层来组织,分别是基础数据层、数据库层、应用服务层和用户主体层,在若干接口程序的衔接下,各类联邦成员协同作用以实现信息平台的功能。结合现有的技术设备条件,实现了信息平台的物理连接。平台搭建后运营正常,已接入信息平台的ITS系统包括车载导航系统和城市商用车辆调度系统,并为其他子系统的接入预留了接口。  相似文献   
86.
某城际铁路高架桥一圆端形混凝土桥墩发生火灾,桥墩过火时间约12 min。为了解火灾对桥墩的影响并指导后续维修处治,对火灾现场进行调查,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碳化深度、内部缺陷,以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和墩身垂直度进行专项检测;基于检测结果与温度场分析对材料性能与几何参数进行折减,采用有限元法分析桥墩承载能力;根据桥墩火灾后评估结果,对桥墩进行外包混凝土加固处治。结果表明:火灾仅造成墩身过火区域混凝土剥落,最大剥落深度4 cm;过火区域和未过火区域混凝土抗压强度未出现明显差异,碳化深度较小,混凝土弹性波速度变化不大,内部整体较为均匀;火灾高温最大影响深度55 mm,对钢筋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墩身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墩身混凝土剥落区受火最高温度为500~700℃,未剥落区混凝土受火最高温度低于300℃;火灾后墩身混凝土压应力变化不大,墩顶纵向水平线刚度略有降低,墩顶水平位移有所增大,但均满足规范限值要求;该桥处治后,运营至今使用正常,处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7.
选用一种新型水基聚合物材料作为固化剂,研究水基聚合物掺量和失水养护温度、时间对固化土强度影响规律,建立失水率与固化土强度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水基聚合物会略微降低固化土早期(3 天)强度,但失水养护后期(4~7 天)强度明显提升,掺量越高,效果越明显。温度升高能提高固化土强度增长速度,提高无侧限抗压强度的终期(7 天后)强度,但会降低养护完全时的间接抗拉强度。水基聚合物固化土强度形成,主要是由于水基聚合物与土颗粒之间的氢键作用以及碳长链在土颗粒之间扩散生成网状结构形成黏结作用导致,强度增长随失水率的增长而逐渐加快。  相似文献   
88.
为刻画拥堵空间排队与溢出现象对交通流分配的影响,提出考虑拥堵空间排队与溢出的道路网静态交通流分配问题,并构建相关的求解算法,用于描述交通需求在起讫点移动过程中路网整体的宏观运行状态。首先,丰富和完善考虑拥堵空间排队与溢出的静态交通流分配的相关假设,提出次生瓶颈、拥堵干扰与渗透和分段化路段阻抗等基本概念和理论,来刻画拥堵交通瓶颈、拥堵空间排队等交通现象;其次,建立网络瓶颈识别算法和空间排队回溯算法,基于此构建考虑拥堵空间排队和溢出的增量分配算法,用于求解交通流分配的结果;最后,通过使用一个具有说明型的算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瓶颈识别、排队回溯和增量分配算法可以识别路网中的瓶颈位置及其拥堵排队区域,并可计算得到各路段上的分段分配流量;与点排队只影响瓶颈路段的运行状况和均一的路段分配结果相比,可有效描述路网整体的宏观运行状态以及由于拥堵空间排队所导致的拥堵干扰与渗透现象;不同于“时间片”的伪动态交通流分配模型,新建算法的分配结果是“全时段”与“整体性”的路网宏观运行状态,包含了拥堵瓶颈的具体位置和空间排队的干扰与渗透情况;一般拥堵点排队模型和基于“时间片”的拥堵空间排队模型难以刻画拥堵干扰与渗透现象以及路网整体的宏观运行状态,故所建立的分配方法是对传统拥堵交通流分配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9.
高速铁路过渡段路基沉降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提高路基沉降的预测精度对于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ATLAB工具箱分别建立路基沉降与累计时间和累计填土高度的单因素高斯型数学模型,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两个单因素的非线性综合模型。实证分析表明该综合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预测效果好于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较好地指导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90.
软基路基沉降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呈非线性关系。以某软基高速公路为例,以时段天数、时段载荷量及时段加载平均速率为解释变量,以时段沉降量为被解释变量,建立了非线性二次回归模型,并用遗传算法估算模型系数。工程实例表明,经遗传算法优化的非线性二次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效果优于神经网络,用该模型进行软基高速公路沉降预测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