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2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633篇
综合类   187篇
水路运输   198篇
铁路运输   499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使用拖曳线列阵可以有效提高自导鱼雷远程搜索目标的能力,而能否精确跟踪目标方位将直接影响到鱼雷的实战效果。本文首先研究了一种鱼雷用拖曳线列阵自导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实现方法,然后研究了一种子空间跟踪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Root-MUSIC算法,该算法可用于对时变的信号波达方向进行实时跟踪估计。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具有很好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ТЭМ18Д型调车内燃机车1-ПД4Д型柴油机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其主要故障为曲轴轴承和连杆轴承损坏。通过对比1-ПД4Д型柴油机与ТЭМ2型内燃机车ПД1М型柴油机的各项参数,总结了故障发生的原因,提出了排除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为提高机车的运输效率,需要从本质上提高机车的运行速度,为此需采用新的设计方案来代替柴油发电机组。介绍了磁流体发电机这一新方案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计算得出了该装置的效率、持续工作时间等参数值,分析了装用该装置的机车相对于柴油机内燃机车的优势。  相似文献   
64.
65.
介绍了未来20年内与环境和能源相关的汽车技术发展趋势。一旦开始实施更加严格的排放法规,汽油车和柴油车的开发都将不得不致力于降低燃油耗的研究。为改善燃油经济性,将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包括应用先进的可变机构、变速器、生物柴油、混合动力系统及轻型材料等。同时,为开发更高效的发动机系统,还需应用更为复杂的数值模型。  相似文献   
66.
对于品种呈现多样化趋势的汽车用变速器,迫切要求开展改善燃油经济性、舒适性及操控性方面的研究。论述了自动变速器的技术动向,回顾了湿式多片离合器及摩擦材料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其技术开发动向及产品中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相似文献   
67.
发动机内部的滑动表面受多种因素制约,目前,这类滑动面多数达不到设计阶段所要求的条件。为此,在进行发动机内部滑动面分析时需要掌握滑动条件,并对零部件滑动面进行测试。而且,在确认对滑动表面采取对策后取得的效果时,需再次进行单独的测试。介绍了用于发动机活塞周边零件滑动面的各种测试方法,描述了滑动面形状测试、滑动速度及零件温度等测试方法。此外,还介绍了在活塞周边零部件润滑状态分析中使用的测试技术,探讨了摩擦力、油膜厚度、油膜压力、磨损量等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68.
末端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战场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末端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特点,从自然环境、电磁环境、目标环境三方面分析了末端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可能面临的战场环境及其对舰艇防空作战的影响,提出了提高末端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在复杂战场环境下作战能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9.
采用风洞实验与流场-声场联合仿真方法研究HSM标准模型内部噪声声源及其特性。设计5种实验工况以探究各噪声源对内部噪声的作用,并验证仿真的准确性。由薄膜模态分解分析声源成分及其贡献度,并揭示其差异机理。结果表明:风速增加,内部噪声受不同声源作用而变化的频段不同;内部噪声主要由模型前缘的分离涡及其再附着引起;分离涡产生声源激励经各窗向内传递,各窗对内部噪声贡献以左侧窗为主;声源激励由湍流压力脉动和声学压力脉动组成,前者是激励的主成分,而后者是内部噪声的主要来源,两者差异由激励与车窗波数关系引起的传递效率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