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88篇
综合类   92篇
水路运输   39篇
铁路运输   63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水流作用下悬浮隧道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浮隧道直接处于水流作用的自然环境中,结构的响应问题应是关注的焦点.文章将悬浮隧道和支撑结构简化为空间梁系有限元模型,采用梁单元的CR列式法,在考虑水流与结构相互作用的条件下,概述了在水流作用下悬浮隧道系统的响应计算方法,计算分析了表面流速、隧道断面形式和支撑形式对悬浮隧道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2.
关宝树 《隧道建设》2017,37(3):275-275
本讲座在16讲中,总结的矿山法隧道设计、施工的基本经验和行动准则(关键技术)可归纳为以下的“32字箴言”,即: 围岩为本,地质先行,松弛有度,内实外美,排堵协调,重视环境,预防维护,管理到位。实际上,“32字箴言”也是老生常谈,也是大家公认的。问题是,与“32字箴言”对应的“八大关键技术”,我们做得如何,要心中有数。有些技术亟待完善,有些技术则刚刚起步,有些技术尚在研究之中。因此,如何利用每年修建上千座隧道的大好契机,把我国修建矿山法隧道的技术提高到与“隧道大国”相适应的水平,实现“隧道强国梦”,是本讲座所追求的一个愿望。“抛砖引玉”,愿大家共勉之。  相似文献   
293.
感观的判断在发动机工作时,触试或用听诊器检查喷油器针阀开、闭时的振动或声响,若感觉无振动或听不到有节奏的“嗒嗒”声,说明喷油器或其控制电路有故障。电阻的检测关闭点火开关,拆开喷油器插接器。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喷油器两端子问的电阻,高阻值喷油器电阻应为13—16欧姆,低阻值喷油器电阻应为2~3欧姆,否则应更换喷油器。滴漏的检查对喷油器滴漏,可在喷油器清洗仪上进行检查;也可将喷油器和进油管拆下,再将燃油系统连接好,用专用导线将诊断座上的燃油泵测试端子(丰田轿车可将诊断座+B与FP端子短接:上海桑塔纳轿车2000CSi“时代超人”可拔下装在中央控制盒上2号位的燃油泵继电器,并用导线将燃油泵继电器插座30、87脚短接)接到12伏电源上,或直接用蓄电池给燃油泵通电。  相似文献   
294.
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是解决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有效途径之一,而通过优选沥青胶结料、调整混合料级配和掺加外掺剂等技术均可以实现沥青混合料的高模量。依托实体工程,采用低标号沥青颗粒与70号道路沥青复配技术来改善沥青胶结料,并借鉴法国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设计思路进行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设计研究。研究表明,该混合料满足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并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95.
为实现对纳米SiO2改性陶粒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干缩值两项技术指标的预测,基于大量试验数据,以水胶比、纳米SiO2掺量、陶粒用量为模型输入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改进的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相比较于传统的回归分析法,经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值(R2)超过了0.9,也可以更准确和稳定地预测纳米SiO2改性陶粒混凝土的各项性能,该方法为解决绿色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优化与性能调控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96.
针对编组站尾部作业压力大、事故隐患多等问题,本文阐述了在编组站自动调速系统中应用尾部监控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简单介绍了系统发展经历的阶段和实施步骤,概括说明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及主要功能,同时展望了监控系统未来的发展以及其在编尾调速自动化和尾部安全作业生产应用中的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97.
针对当前典型的主动避撞系统及技术发展进行了全面综述,介绍了主动避撞系统的分类及其技术原理,归纳主动避撞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及技术水平,并对已量产的主动避撞产品进行了总结,最后,对主动避撞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