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56篇
综合类   38篇
水路运输   57篇
铁路运输   27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杨昀  杨琦 《叉车技术》2005,(1):33-33
修理时,必须用专用扳手,再用竹、木或塑料片刮除转子外壳内壁上的脏物。  相似文献   
62.
在Thomassen定理^[1]的基础上,推广了Thomassen定理的结果并讨论了收缩边,加边和去边之后图的点连通度的不变性及该边应具有的性质。  相似文献   
63.
简述在港口工作环境中镜反射式光电开关用作行程检测元件所表现的优良性能及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三项专业训练是指雷达观测及模拟、雷达自动标绘仪、国际无线电话通讯。随着国际海洋运输事业的日益发展,海上交通更为繁忙,但海上搁浅、碰撞、沉船事故也日益增多。为了保障海上人命安全,减少碰撞、搁浅、沉船等事故发生,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上污染,保证船员胜任其职责,国际海事协商组织于1978年6月14日至7月7日在伦敦召开了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大会,制订并通过了《1978年海  相似文献   
65.
可调高双柱面支座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客运专线的发展要求采用可调高支座解决桥梁墩台的沉降问题。文章介绍一种用楔形块作为主要调高部件的可调高双柱面支座的构造特点、功能及其技术经济性,并对楔形块的自锁性能和自调高受力情形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介绍了物流的概念和国内外物流的概况,论述了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物流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7.
以MCS-51系列的单片微机AT89S51为微处理器,应用AD7710进行MD转换,由MAX7219驱动8位数码管进行显示,结果表明: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移植性强,可以方便的应用到其它测控系统中作为模拟量的精确测量装置。  相似文献   
68.
(一)由“保安全”向“保打赢”转变。要把“管为战”思想真正树立起来,从严落实战备和实战训练要求.结合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和比武、复训、保障等时机,采取“以运代训、区分层次、全程淘汰”的方法,强化一般道路驾驶、复杂道路驾驶、长途驾驶、载重驾驶、故障排除、维护保养以及不良天候等课目的训练,提高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应变能力,做到以圳促管、以管促训、管训共防.实现由“安全型”、“生活型”向“战斗性”转变。  相似文献   
69.
针对原制动控制方法对监测设备要求极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较强实践潜力的人地碰撞损伤防护方法的提取流程。先建立特定车头的多刚体模型,再选择车辆制动控制方法并穷举、寻优,最后回归获得人体头部首次撞击车体时刻t1与车辆再次完全制动时刻t2的关系,以此提出面向特定车头的人地碰撞损伤防护极简方法(SMPG)。以小型行人友好型轿车为例,检验此方法的可行性,分析2 400次仿真结果后,获得适用于小型行人友好型轿车的人地碰撞损伤防护极简方法,再经48次仿真发现,所得方法能显著降低人地碰撞损伤且不会增加人车碰撞损伤,添加车速扰动后的480次仿真显示,所得方法仍能很好地防护人地碰撞损伤且未增加人车碰撞损伤,表明能根据所提流程获得防护人地碰撞损伤的极简方法且方法效果佳。进一步分析发现,落地机制及躯干角度的改变是制动控制能降低人地碰撞损伤的主要原因,且通过流程所得的极简方法中的制动系统协调时间已达最优,无需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将为通过制动控制以防护人地碰撞损伤的相关研究提供支持,推动其实用化。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双心室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 SSS)患者的急性血液动力学变化及心脏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对心功能的影响,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探讨绝对不应期电刺激的离子流作用机制. 方法对10例SSS患者经冠状静脉左室后外侧支和右心室心尖部进行双心室起搏,通过漂浮导管观察起搏前后5 min的血流动力学和心电图变化的指标.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观察心脏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前后钙浓度的变化. 结果双心室起搏时,心脏每分输出量(cardiac output, CO)、心脏排血指数(cardiac index, CI)分别增加16.2%、16.8%,肺毛细血管嵌压(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 PCWP)下降,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ransmural dispersion of repolarization, TDR)变小,绝对不应期电刺激使仿真的心室肌细胞在绝对不应期正向波刺激,可明显增加Ca 2+内流. 结论双心室起搏可增加心肌收缩功能,减小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心脏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可触发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使心肌钙浓度增加,增强衰竭心室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