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进的灰色关联度方法在威胁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编队防空威胁判断的问题,分析了空中目标的属性,建立了其隶属度函数,并分析了多种空袭目标威胁判断的方法的优劣,在灰色关联度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结合专家权重的改进灰色关联度算法,实例计算表明,取得了可信的排序结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多潜艇协同使用直航鱼雷作战问题。首先对潜艇的协同打击系统做了分析,然后对鱼雷协同作战必须解决的目标位置修正、发射阵位选择及鱼雷避碰等问题进行研究,最后给出了协同作战的流程及鱼雷协同形成交叉火力对目标同时打击的方法,并对鱼雷协同打击的命中概率做了计算。研究表明,该作战方法可将火力集中于目标位置概率最大处,并保证散布区域的可靠打击,提高了鱼雷打击的力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3.
甬江特大桥为联塔四索面双幅预应力混凝土主梁斜拉桥,联塔部位承受复杂的弯曲、扭转以及剪切等复合内力传递,两幅桥的受力呈现出耦合状态。为了确保联塔结构的安全可靠,对整个桥塔进行3:40的缩尺模型试验研究。介绍了模型试验的结构设计和加载方法设计,为今后类似结构试验模型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正式驾驶前,我们需要认识汽车的操作原理.掌握这些仪器,是安全驾驶的第一步. 调校以保安全 要安全驾驶,你首先要容易地接触到车里各个控制部分,而且要清楚地看到周围.在发动引擎前,一定要调适座位、头部护枕和前后镜,不要在汽车行驶中调校座位或者其他设备.  相似文献   
5.
王存国  刘兆丰  赵人达 《公路工程》2009,34(6):135-139,152
大跨度斜拉桥索塔常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强大拉索力和预应力共同作用下,索塔锚固区受力十分复杂。针对索塔锚固区的受力研究,对优化锚固区构造及优化预应力钢束布置有重要意义。运用有限元方法对索塔锚固区进行了空间应力分析,总结了锚固区受力特点,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脚踏装置 根据你的车辆装有自动或是手动排档系统,你需要用脚来控制2个或者3个脚踏装置.  相似文献   
7.
广珠线西江特大桥主桥索塔锚固区局部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混凝土斜拉桥索塔锚固区同时存在环向预应力和斜向拉索力的共同作用,处于空间三维应力状态,构造和受力状态都十分复杂.为揭示该区域的受力特性,以广珠线西江特大桥主桥为背景,运用有限元方法对索塔锚固区进行了空间应力分析,介绍了模型中斜拉索力、预应力、边界条件模拟的方法,给出了结构特征点处的应力值.结果表明该模型受力合理,计算方法可为同类型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的受力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联塔分幅斜拉桥塔结构模型试验设计及加载索力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甬江特大桥为背景,进行联塔结构模型试验,通过张拉斜拉索来模拟塔的最不利受力状态,简要介绍结构模型试验的设计。为了尽可能少张拉斜拉索,便于张拉控制,建立了最少索数索力优化的数学规划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数值程序,确定了相应的等效索力和各级加载中的斜拉索张拉索力,结果表明索力优化方法可行,张拉过程中结构受力安全。  相似文献   
9.
四索面双塔联体分幅斜拉桥塔结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联塔分幅斜拉桥中塔结构的安全可靠,以宁波甬江特大桥为工程背景,进行整体桥塔3:40缩尺模型的2种斜拉索分级加载试验,以研究联塔结构的力学行为.在满足目标状态要求的前提下,以斜拉索数量最少为原则,确定试验中斜拉索的优化布置及相应的优化索力.试验测得的结构变形、控制断面应力和斜拉索的索力与计算值吻合较好.试验结果表明:斜拉索数量最少优化方法在达到预期目标的同时提高了斜拉索的利用率;在2种工况加载过程中,未出现结构开裂情况,结构的变形和受力安全、合理,结构整体受力性能良好,但联塔部位混凝土出现局部拉应力,为相对薄弱部位.  相似文献   
10.
台风地区高速铁路混凝土声屏障结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台风地区高速铁路声屏障为研究对象,介绍整体式混凝土声屏障的设计概况,以及作用于声屏障的自然风荷载与高速列车脉动风荷载的特性,并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验算,验算结果表明混凝土声屏障具有良好的结构承载能力。采用ANSYS进行详细的空间有限元分析计算,详细分析结构细部受力,并对加高1.0 m通透屏进行参数讨论,结果表明混凝土声屏障受力合理,1.0 m通透屏的连接方式显著影响通透屏在荷载下的侧向位移。最后对声屏障的自振特性做详细的分析,声屏障的基频远高于高速列车的2.0~4.0 Hz,因此声屏障结构基本不会产生共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