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5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钢琴课是高职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对象是音乐专业的非钢琴主修生。他们人多数在进校前并未接触过钢琴,甚至有的人从未见过钢琴,因此在教学时,一定要结合其专业特点,让学生运用多声部乐器进行音乐实践。  相似文献   
22.
城市圈是当前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单元。本文在系统分析城市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及评价原则,并在指标比选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发展现状及规划目标,开展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3.
区域高速公路规模是形成交通供给能力的基础,高速公路合理规模的确定是调节区域高速公路交通供需平衡的基本方法. 从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角度出发,结合高速公路的技术经济特性,探讨了其网络效应与规模经济效益、边际效益递减和效益的时滞性等特点;按照“量需而行”与“量力而行”相结合的思路,采取双层规划方法,考虑区域高速公路网建设的成本效益最大化、交通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平衡,以及投资等建设的约束条件,建立了预测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最后以中部地区某省为例,对其2020年高速公路网的合理规模进行了分析预测,对模型与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4.
文章以SAC-20间断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为例,介绍了SAC-20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组成及其性能指标,阐述了以最大公称粒径19mm、间断点4.75mm和0.075mm作为控制点的理论配合比设计方法,并通过马歇尔试验,得出SAC-20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同时对该油石比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及水稳定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5.
文章依托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龙州联线工程,分析了沥青路面典型病害及成因,并在传统养护措施的基础上,提出采用转换路面结构的方式优化沥青路面的病害处治方案。通过方案对比与工程实践检验,评述了该结构转换处治优化方案的技术和经济意义,为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26.
为实现对车用蓄电池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采用基于Matlab软件的自适应蒙特卡洛法(Monte Carlo Method,MCM)对车用蓄电池20 h率实际容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研究,并对GUM(General Uncertainty Method,普遍不确定度评价)法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自适应MCM成功验证了GUM,完全适合车用蓄电池20h率实际容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27.
港口装运系统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计算机模拟及其在港口装运系统中的应用.针对港口作业的随机性、动态性的特点,分析并建立了港口装运系统的模拟模型,从而将传统的港口装运和先进的计算机模拟相结合.对不同的设备配置如仓库数、车辆数、泊位数进行了模拟试验,得出相对应的一些系统特征值,如仓库空闲时间、码头空闲时间、运货车次、运货量、仓库利用率、码头利用率、起重车利用率等.  相似文献   
28.
为确保内河客船在夜间的安全营运,对客船夜航安全因素进行辨识,并将影响客船通航安全的因素分为人-船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港口因素和管理因素4类一级指标,建立内河客船夜航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降低各评价指标在权重分配中主、客观因素造成的影响.运用未确知度理论,处理客船夜航风险评价中评价因子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以天津海河为例,运用改进的未确知度模型对客船夜航进行综合安全评价.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船员适任、船舶适航、背景光强和船公司安全管理以及船舶安全管理等5个评价指标权重比值较大,海河客船夜航风险等级属于"一般"风险且置信度不低于70%.   相似文献   
29.
王巍  赵自庆  蔡开源  刘奕  刘尚  刘伟  王志 《汽车工程》2022,(12):1919-1925
本文研究了天然气发动机主动射流点火模式下喷射压力和喷射脉宽对射流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条件为:保持进气道压力为0.08 MPa、进气道天然气喷射脉宽为18 ms、调整射流室天然气主动喷射压力从0.5 MPa依次增加到3.0 MPa,增量间隔为0.5 MPa,主动喷射脉宽从1 ms依次增加到5 ms,增量间隔为1 ms。发动机的转速为800 r/min,点火时刻为-24°CA ATDC。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被动射流点火,主动射流点火可提高峰值放热速率,加速燃烧。主动喷射压力和脉宽过低时,循环波动率(COV)大;随着主动喷射压力或脉宽增加,燃烧稳定(COV<1.5%);继续增加主动喷射压力或脉宽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不大。随着主动喷射压力和脉宽的增大,发动机峰值压力和峰值放热速率增加,初始阶段燃烧速度加快,但整体燃烧持续期变长。在固定点火时刻条件下,较低的主动喷射压力和脉宽实现更高的发动机指示热效率。主动喷射压力为0.5 MPa,主动喷射脉宽为2~5 ms时,发动机取得最高的指示热效率,优化后的指示热效率提高了2.8%。  相似文献   
30.
本文运用自组织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对综合运输通道结构自组织演化的内因、外因以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Logistic模型在综合运输通道结构演化过程模拟中的应用,并结合湖北省沿江通道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还就综合运输通道运力资源配置管理中如何引导、发挥自组织机制的作用,实现综合运输通道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