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45篇
铁路运输   7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有碴轨道道床纵向阻力缩尺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和完善桥上无缝道岔计算理论,进行桥上无缝道岔缩尺模型试验,用相似理论设计了有碴轨道道床纵向阻力试验模型,试验证明,采用同断面的混凝土枕时,道床纵向阻力偏大,采用木枕的轨道模型能够近似满足桥上无缝道岔道床纵向阻力的相似要求。  相似文献   
32.
客运专线合成轨枕式无砟轨道轨枕支承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轨枕受力情况与支承方式有密切关系,为分析合成轨枕最有利的支承方式,结合支承式合成轨枕无砟轨道结构,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五种不同轨枕支承方式的钢轨-扣件-合成轨枕-树脂砂浆层-道床板有限元模型,计算出各种支承方式下无砟轨道结构各部件的静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轨枕一侧支承长度为1092mm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支承方式。  相似文献   
33.
德国GETRAC型无砟轨道是将轨排直接置于沥青层支承层上的轨道结构,以耐久性和经济性原则为设计基础。对GETRAC型无砟轨道结构、特点、应用效果的分析表明,它施工方便,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几乎不需维护。针对汉诺威-柏林高速铁路铺设的GETRAC型无砟轨道的运营条件、线路质量状态、轨道几何状态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为评估其结构适应性进行了系列测试与技术分析。该型无砟轨道的钢轨置于预应力轨枕上,保证了钢轨支撑位置精度,通过轨排与沥青层的弹性连接,保持了轨道几何形状,稳定性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34.
本文提出波形轨是由于波动的车轮动荷载超过钢轨安定极限在钢轨上造成与波动相应的塑性变形而形成的。采用迭合梁模型计算出了轮轨接触力频谱图,发现共振频率和实测波形轨波长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应用塑性理论的 Melan 定理计算了钢轨的安定极限,并用三维光弹实验验证理论计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35.
无碴轨道裂缝产生原因与整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目前我国正在施工的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中出现的一些裂缝现象,首先对无碴轨道裂缝的类型和裂缝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指出温度和混凝土的收缩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通过优选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采用二次振捣工艺以及强化养护环节等来防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6.
论述钢轨动态管理与决策系统的架构及各功能模块的研究与实现,特别对系统的权限管理、钢轨伤损预测和智能决策支持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7.
针对32m简支梁桥上连续结合式无碴轨道结构,分别用换算截面法、有限元法及刚性简化计算法计算了列车活载、轨道板与底座板间温差及列车制动作用下的层间剪力,得到了层间剪力分布图,依据该图进行了层间连接件的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层间剪力自梁端至跨中大致呈线性递减分布;轨道板与底座板间存在10℃温差时,层间剪力主要集中在桥梁两端5m范围内;制动力作用下,结合面上层间剪力沿跨长均匀分布,均等于作用在轨道板之上的扣件纵向分布阻力;当三者共同作用时,轨道板与底座板之间的温差起控制作用,因此,桥梁端部受温差影响较大的5m范围内应加密销钉与连接钢筋设置。  相似文献   
38.
为了研究高速列车荷载作用下,Ⅰ型轨道板端部与CA砂浆层间的离缝现象对钢轨、轨道板及车辆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车辆-Ⅰ型板式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分析模型.以轮轨力、钢轨位移及加速度、轨道板位移,拉应力及加速度、车辆加速度为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离缝长度和高度工况下上述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板端离缝长度越短,轨道板越容易脱空受力;轨道板脱空受力时的离缝高度等于该离缝长度下板的竖向最大位移;离缝长度及高度的变化对轨道结构及车辆的受力状态均有影响,但离缝长度的影响更大;长度不大于0.6 m的板端离缝主要使钢轨及轨道板的变形及受力状态恶化,长度大于0.6 m的板端离缝也会使车辆的振动加速度超过容许值.   相似文献   
39.
为减少轨道铺设中的精调工作量,提高轨道板的施工精度,根据无砟轨道板下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施工特点,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轨道板受力计算模型,用Fluent软件模拟计算了灌注过程中轨道板的受力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灌注过程中,自密实混凝土流动作用是引起轨道板位移的主要原因;轨道板受力与自密实混凝土灌注速度呈指数关系增大,当灌注速度大于5 m/s时,需对轨道板施加竖向固定约束.   相似文献   
40.
列车荷载下考虑道床裂纹的无砟轨道受力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道床裂纹对无砟轨道受力的影响,根据道床裂纹的特点,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构造20节点六面体奇异等参单元反映裂纹尖端奇异,建立含裂纹的无砟轨道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无砟轨道的受力特性.结果表明:道床裂纹对钢轨和道床板垂向位移影响较小,对道床板中上部混凝土及钢筋受力的影响不明显,道床下层钢筋应力在裂纹处发生突变,静态和动态裂纹宽度基本相同;对于道床底面60 mm等深裂纹,在列车荷载作用下,裂纹处钢筋应力增大为未开裂时的2倍左右,裂纹张开0.017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