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1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如果您仔细留意就会发现,在一些进口轿车及国内组装的"奥迪100"、"桑塔纳"等轿车后挡风玻璃上,有十几条棕色、土黄色或绛紫色彼此间隔均匀的平行线.这些线条除了具有装饰作用外,最主要作用是消雾,以起到安全行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针对隧道衬砌混凝土火灾损伤的特点,结合工程实例,介绍火灾受损隧道检测评价的方法,并提出加固处理方案,其方法和思路可为处理类似公路隧道火灾损伤的检测和评价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3.
EGR对车用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某废气涡轮增压和高压共轨小型4缸柴油机国Ⅳ排放达标工作,进行了计算机在线实时控制EGR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EGR对NOx、烟度、排气温度、燃油消耗率的影响规律,并对EGR率与喷油提前角的匹配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为降低柴油机NOx排放,不同工况应采取不同的EGR率;烟度、排气温度、燃油消耗率均随着EGR率的增加而增大;EGR率和喷油提前角应实现良好的匹配,才能保证NOx排放和燃油消耗率都能达到要求,其中小EGR率匹配小喷油提前角,大EGR率匹配大喷油提前角。  相似文献   
24.
采用北美地铁车辆碰撞设计标准,研究车辆碰撞时能量吸收区的工作机理和能量分配数据.首先,归纳吸能区设计、计算和试验的基本技术路线;其次,建立了车辆吸能区碰撞计算的有限元模型,依据ASME RT-2:2014标准中提到的车辆碰撞速度和车辆状态条件,分析得出了吸能区碰撞过程的速度、加速度等的分布规律;最后,采用实际碰撞试验的方法验证吸能区的实际加速度数值,对比与计算模型的一致性.通过设计计算和试验研究,得出碰撞吸能区可满足美国地铁车辆标准的结论,可以进行产品的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25.
前言     
<正> 近一年来,我们阅览了一些有关自主神经方面的英文和日文原文资料,参考对照了当前国内有关研究文献,认为我们在自主神经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和临床应用上可以从这些资料中吸取许多有用的东西。结合我们国内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翻译了些文章。又承蒙组  相似文献   
26.
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经历了位置式控制、时间式控制和时间—压力式控制3个发展阶段。目前,这3种产品处于并存时期,在综合分析了3种控制平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采用高性能MPC563系统和可编程逻辑技术设计了系统硬件平台,并且针对不同控制平台的要求,通过软件功能开放及屏蔽的方式,为发动机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控制平台。  相似文献   
27.
参考EN 12663《铁路应用铁路车辆车身的结构要求货运车》、BS 7608《钢结构疲劳设计与评估》等标准,介绍某地铁客车吊装结构的仿真分析与疲劳试验。从底架吊装结构、底架吊装有限元模型、底架吊装强度、蓄电池箱吊装强度方面分析吊装结构仿真分析方法和试验方法。从工装设计、静强度试验、疲劳强度试验方面探讨底架吊装结构的疲劳试验方法。在目前国内较少对车辆做吊装结构强度和疲劳试验的情况下,对底架局部结构的强度校核与疲劳试验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产品的抗疲劳设计理念,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8.
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现代有轨电车以其绿色、环保、节能等优点,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结合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阐述国内现代有轨电车的现状、适应性及优势,描述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客")现代低地板有轨电车产品的研发历程和主要特点,可为进一步研究现代有轨电车的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30.
文章结合已运营了近20年的某桁架拱桥静载试验,介绍了桁架拱桥承载能力评定过程中的调查与检测、桥梁结构验算、静载试验及承载能力评定,较详细地阐述了静载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分析,对该类桥梁的静载试验与结构评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