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在铁路局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昆明铁路局总工室、科研所、各业务处室、相关基层站段3年多的努力,适合昆明局现场情况的铁路地理信息系统之应用系统--昆明局主要行车设备技术资料数据库管理系统,近日完工.用户可通过昆明局线路概况图形成的电子地图上进行简单操作便可以很容易的查询到昆明局主要行车设备的主要技术资料如线路坡度、线路曲线、桥梁、隧道、路基和车站情况等.提高了查询效率,使路局加速实现铁路技术设备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向前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2.
城市轨道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交通票价水平不仅影响运营企业的利润,也影响居民的福利水平。轨道交通票价的制定受本文根据轨道交通运营初期特点,市民、政府和轨道交通企业之间的关系,得出轨道交通初期票价公式。从重庆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南延伸段可行性研究中,得出基本上相同结论。  相似文献   
13.
基于思维过程的单交叉路口多相位模糊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长军  卢静 《城市交通》2004,2(3):14-16
智能交通中的交叉口信号控制一直是我们所关注的热点,本文在仔细分析了交警管理控制交叉口的过程与步骤后,提出了一种基于交警思维过程的模糊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人性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而且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寻找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最优布局,从居民出行需求和交通设施供给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特征与问题,建立由自适应遗传算法和方式分担交通分配组合反馈模型组成的双层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布局方案使得区域出行成本和公共自行车系统设施建设成本最小.通过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布局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的道路养护主要采取矫正性养护方式,往往错过了最佳养护时机,导致养护工程量大,费用高,周期长,对交通影响大,社会反响强烈。根据效果费用比最大原则确定预防性养护时机,阐述了基于生命周期费用分析的预防性养护费用的组成与计算方法,对预防性养护效果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效果费用比的计算结果确定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6.
承台临水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信红  王涛  卢静 《公路》2005,(10):17-21
结合灌河大桥主桥南岸承台深基坑开挖支护方案的选择及设计计算,介绍了在方案选择中,锁口钢管桩围堰和双排钢管桩支护两种承台深基坑支护方案的计算思路、技术特点,及桥梁承台临水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票价水平不仅影响运营企业的利润,也影响居民的福利水平.轨道交通票价的制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根据轨道交通运营初期特点,市民、政府和轨道交通企业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轨道交通初期票价公式.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是:明确标准化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转变观念,积极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开展质量认证,配合新产品开发,及时制定企业标准,利用标准参与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的道路养护主要采取矫正性养护方式,往往错过了最佳养护时机,导致养护工程量大,费用高,周期长,对交通影响大,社会反响强烈.根据效果费用比最大原则确定预防性养护时机,阐述了基于生命周期费用分析的预防性养护费用的组成与计算方法,对预防性养护效果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效果费用比的计算结果确定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20.
建设的巨大资金投入和资金匮乏已成为重庆轨道交通发展的瓶颈,能否降低工程造价是制约重庆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在建的地铁1号线、6号线及其支线的工程投资费用比重进行分析,发现土建工程费用是降低工程造价最有潜力可挖的部分,并就如何减少土建工程费用提出合理对策,从而为降低重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成本提供借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