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
青藏铁路建设职业健康监护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防止施工过程中职业性高原病和其他职业病的发生,建立青藏铁路施工职业健康监护系统。该系统由劳动环境监测系统、职业性疾病监测系统、健康监护信息管理系统三部分构成,监护目标疾病为高原病、尘肺、肺功能损害、职业中毒、紫外线损伤和职业性听力损伤,监护周期3个月。对系统的组织结构、层次和健康监护信息传递流向进行设计论证。开发出由健康监护信息管理系统和健康监护评价报告系统两大系统,由基础数据库,统计报表数据库和评价报告输出三大功能所组成的青藏铁路健康监护信息计算机管理软件。 相似文献
22.
在对我国正常人群的指端触觉—深度觉和两点分辨觉正常值范围进行探讨后,现把在振动病流行病学调查中从事手臂振动作业工人的深度觉和两点分辨觉的检查结果与正常界限值进行比较与分析,以便更加清楚地表明手臂振动对人体末稍神经的损伤程度。同时,进一步说明运用深度觉和两点分辨觉仪对人体指端触觉进行定量测试在振动病研究及 相似文献
23.
内燃电力机车振动对乘务员身体的影响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保护乘务员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于1984~1985年对正在运营中的内燃、电力机车部分乘务员进行了对振动反应的主观询问调查和视力检查。对所得数据进行了车型之间比较,振级大的车型自觉症状的主诉率高;振动感觉(简称振感)和舒适感是随振级水平增加呈上升趋势,并且振感与振级之间存在着明显直线相关关系;机车停止与机车运行平均视力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4.
一、前言本世纪初就有人发现:长期在寒冶气候中使用强烈振动的工具,诸如风铲、凿岩机、铆钉机等等,会造成机体的严重损伤而导致职业病—振动性白指(VWF)。多年来,许多学者在病因、发病、诊断、治疗等方面曾做过大量的工作,但对振动定 相似文献
25.
对西宁、格尔木机务段404名现职机车乘务员进行了以认知能力(4项纸笔检查:四数和计算、注意广度、知觉鉴别、数字译成符号)、反应速度及注意品质为主要项目的心理适应性调查。结果显示:预测合格符合率为91.72%,预测淘汰符合率为25.29%。认为:采用9分制评测的合格率和淘汰率可用于选拔高原机车乘务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6.
手的痛觉是末梢神经功能状态重要的标志之一,对振动病的诊断更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近年来对振动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指标及检查方法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诊断指标尚未统一,各项诊断指标的正常界限值更缺少应有的研究。故在振动病的调查中多采用对照组,这样既费人力又费时间。 相似文献
27.
准高速铁路机车司机心理选拔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调查4个机务段213名司机,其年龄为37.6±6.8岁,文化程度以高中最多,约占57%。研究所用指标有四数和计算、注意广度、知觉鉴别、数字译符号、曲线轨迹五项纸笔,两项注意品质的测试及运动心理3项检查共10项。经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后发现,除曲线轨迹(GJ)与效标的效度值很低,不宜作为准高速机车司机的心理选拔指标外,其它9项均可作为心理选拔指标,驾驶合格检验符合率适用于从现职司机中选拔准高速司机。 相似文献
28.
分析了铁路沿线居民对噪声的反应,并比较了铁路与交通运输噪声主观反应。结果表明,无论是高干扰率阈值的比较,或是从高干拢率与声级的回归方程比较,铁路和交通这两种运输噪声对人的主观反应干扰基本一样。 相似文献
29.
本文对国际标准ISO2631/1-1985推荐的1/3倍频程中心频率加速度(rms)限值评价法与全频域计权加速度(rms)评价法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了反应两种评价方法对应关系的回归方程,即垂向振动A_(zw)=-0.0358+2.7×10~(-3)V+1.1522A_(max);横向振动A_(yw)=0.0199+6×10~(-4)V+1.2516A_(max)。 1972年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ISO/DIS2631“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指南”然后由各个成员国做了某些修改,于1975年采纳为国际标准;接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高原铁路施工人员体力劳动强度的测量 ,了解到高原施工虽然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 ,但由于高原缺氧 ,致使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依然很大 ,经高原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指数范围为 1 0 44~ 5 0 0 9。其中劳动强度为Ⅰ级的占8 82 % ,达到Ⅳ级和Ⅴ级分别为 1 7 65 %和38 2 4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