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39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现代服务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产业,目前,现代服务业集群主导着国际大都市中央商务区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及其国际竞争力的高低。西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建设西安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利用区位商指标对西安现代服务业2004-2008年的集聚程度进行测定和定量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2.
<正>绞窄性肠管梗阻时,肠腔压力增加,系膜血管受压,引起肠壁缺血,超时限缺血可致肠管坏死。以往在绞窄性肠梗阻治疗中,非常强调尽快地恢复肠管的通畅性及血液循环,并认为肠管缺血性损伤将随血液循环恢复而逐渐好转。然而,早在1964年,张国政曾报道绞窄性肠梗阻用手术方法解梗,恢复肠管血液循环,术中判断肠管生机良好,术后却出现“肠管迟发性坏死”而致病人死亡。临床上常见到解除绞窄性肠梗阻往往导致休克或使原有的休克加重。针对休克的快速补液、充分扩容、严密监护、积极抗感染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并未能使绞窄性肠梗阻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现仍高达30%。近年来,更进一步研究表明,肠管缺血以后再灌注过程可以加重原有缺血性损害,引起肠粘膜屏障作用严重破坏,肠道细菌、毒素等多种致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Orgens Failur, MOF)介质入血,始动MOF。在绞窄性肠梗阻治疗过程中,解除梗阻势必引起肠管缺血再灌注过程,但通过对肠管再灌注损伤机理的认识,可预防肠管再灌注损伤,提高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糖尿病(PTDM)发生及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66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导致肝移植术后糖尿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在临床出现的高危因素。结果本组PTDM发生率为36%(24/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腹水量、术中激素剂量、术后葡萄糖补充量、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术后30 d内感染是肝移植术后发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结论移植术后糖尿病是肝移植常见并发症之一,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及早采取有效、合理的防治措施是减少PTDM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α_(1A)-肾上腺素受体(α_(1A)-AR)阻滞剂-盐酸坦索罗辛(Tamsulosin)对肝性功能性肾衰竭(HRS)大鼠肾淤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D-(+)-氨基半乳糖盐酸盐[D-(+)-Galactosamine hydrochloride(GalN)]复制肝性功能性肾衰竭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组,行下腔静脉阻断(OIVC)实验,并给予高选择性α_(1A)-AR阻滞剂坦索罗辛术前干预.各组动物分别于下腔静脉阻断前和复流后24 h取血测定血清肝肾功生化指标,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记录肾皮质和髓质的血流量变化;同时切取肝、肾组织,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扫描电镜观察肾脏的超微结构.结果 HRS大鼠在经历下腔静脉阻断术后,肾皮质、髓质血流明显下降,且较正常大鼠不易恢复,术后肾功明显损伤.坦索罗辛干预大鼠下腔静脉阻断后肾脏淤血改善较明显,肾脏及肾动脉组织α_1-AR表达均明显降低,病理改变程度较轻.结论 经历缺血应激损伤后,HRS大鼠可能由于α_1-AR高表达所导致的血管收缩反应性增强而容易发生急性肾衰竭.高选择性α_(1A)-AR阻滞剂坦索罗辛可显著下调肾动脉及肾小管α_(1A)-AR过表达,对HRS大鼠肾脏淤血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HAT)形成后介入溶栓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160例同种异体肝移植病例,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期检测肝动脉血流,对怀疑肝动脉血栓形成者行肝动脉造影,确诊4例,均即刻行介入溶栓治疗,其中2例留置肝动脉导管反复持续溶栓治疗.结果 3例介入溶栓治疗后,肝动脉均再通,其中1例因血栓再形成而多次溶栓,2例发生腹腔内少量出血,均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因溶栓失败及腹腔内出血行再次肝移植.结论 肝动脉介入溶栓治疗为HAT的有效方法,留置肝动脉导管持续药物泵入溶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细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0月期间的肝移植术后患者56例次的临床资料,讨论细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对可能导致术后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筛选临床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56例患者中29例(51.8%)发生细菌感染,感染部位以肺部(53.7%)为主,感染的菌种中G~+菌(46.3%)主要为金葡菌及肠球菌,G~-菌(53.7%)分布较分散.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手术时间超过10 h及呼吸机使用时间超过24 h为手术后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细菌感染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应针对其可能的危险因素,采取提高手术技巧,促进呼吸功能恢复等手段,以减少术后细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受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进行的肝移植病例,依据易感因素、临床症状、外周血中CMV-PP65和(或)CMV-IgM及胸片明确诊断,以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结果 共收集资料111例(剔除相关资料不完整者).发现CMV感染5例,CMV感染发生率为4.5%;其中2例发生CMV肺炎,CMV肺炎发生率为1.8%(占CMV感染的40%),2例均好转.活动性CMV感染3例,2例治愈,1例好转.结论 CMV-PP65检测能够对CMV感染患者做出早期诊断并且指导治疗.更昔洛韦能够有效治疗CMV感染.  相似文献   
29.
为建立适用于钢-混组合梁桥的竖向温度梯度作用模式和取值方法,对一组合梁节段模型开展超过一年的长期温度测试与有限元数值模拟,以温度场分解得到的竖向线性温差和残余温度作为温度评价指标,根据指标达到极值时的竖向温度分布特征建立适用于组合梁桥的温度梯度模式体系。利用气象站23年的历史气象数据计算组合梁桥的长期温度梯度,采用基于广义帕累托分布(GP分布)的超阈值模型进行温度梯度代表值极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竖向线性温差和残余温度可反映温度作用在结构产生的次生效应和自生效应,是判断竖向温度梯度模式合理性的有效评价指标;考虑中梁和边梁腹板的日照条件差异,建立了适用于多主梁组合梁桥的竖向温度梯度模式体系,包括了2种升温模式和1种降温模式,对不同铺装厚度和桥面板板厚均有较好的适用性;钢梁形状对各温度梯度模式的影响并不显著,桥面板厚度、沥青铺装厚度对组合梁顶部的温差影响显著,钢表面吸收率则对升温模式1、2中钢梁部分的温差影响显著;在边梁的升温模式2中,钢梁温度渐变段高度与组合梁的悬高比(桥面板悬臂宽度与钢梁高度的比值)有直接关系,当悬高比大于1.51时,钢梁完全处于阴影之中;建立了西安组合梁桥各温度梯度中温差的GP分布模型,计算得到了各温差50年重现期的代表值,通过与中国通规和欧洲规范中的温度梯度模式对比,发现提出的3种温度梯度模式可以更好地包络住组合梁桥中梁和边梁长期运营期间产生的正负线性温差和拉压应力状态,对于中国规范组合梁桥温度作用相关条款的补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目的玻璃化法和慢速冷冻法深低温保存兔颈总动脉,比较两种保存方法对血管活性及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切取兔颈总动脉,采用玻璃化法和慢速冷冻法在-196℃液氮中深低温保存2周,37℃水浴复温。新鲜血管作为对照,分别观察血管的大体、组织学、超微结构;同时对冷冻复温的血管采用组织块法培养并鉴定细胞,通过细胞计数描述细胞生长曲线,观察培养后血管的活性、细胞的再生及增殖能力。结果玻璃化组和慢速冷冻组动脉出现部分内皮细胞脱落,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轻度肿胀、变性,前者损伤程度轻于后者。体外培养两组动脉的细胞分别于第6、7天自组织块内长出,细胞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与新鲜组相似。生长曲线显示玻璃化组细胞的生长增殖状态优于慢速冷冻组,两组均差于新鲜动脉。将培养后的细胞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经鉴定为平滑肌细胞。结论玻璃化法能较好地保持血管的形态结构和组织活性,保存效果优于慢速冷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