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7篇
综合类   6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17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三维非定常不可压雷诺时均N-S方程和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采用滑移网格对大风环境下高速列车从静止匀加速到200km/h的非定常气动性能进行模拟。将列车匀速运行的非定常气动力系数的均方根值与风洞试验结果对比,两者规律吻合,幅值差小于10%。结果表明:在15 m/s的横风下,列车匀加速的不同时刻,头、尾车和车辆连接处压力波动明显,当列车运行速度与风速大小相等时,压力波动最大;气动力系数的变化率随车速与风速比值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列车以不同的加速度运行时,相同车速受到的气动载荷相等,但随加速度的增加,侧向力、阻力、倾覆力矩的变化率不断增大,将导致短时间内高速列车气动载荷的变化增大。  相似文献   
32.
李成君  张立  周丹  范亮 《公路》2022,67(2):125-129
装配式组合结构先后浇筑混凝土时变收缩产生界面损伤影响结构整体性能.通过预留孔栓钉推出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后浇筑混凝土损伤形式.提出结合当量温差归一化时间温变曲线模拟混凝土界面不同时间差的收缩影响,研究了浇筑时间差分别为7d、28 d、90 d、180 d和365 d时,10年间界面由于收缩导致的力学损伤.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33.
周丹  过学迅  吴保玉 《北京汽车》2010,(5):37-38,46
文中介绍了铲雪除冰机的工作原理,并应用CATIA软件建立铲雪除冰机行驶机构总成的三维模型,将其简化为ANSYS可用的三维模型,再导入ANSYS软件,并对该行驶机构进行受力分析,以验证行驶机构的强度可靠性。  相似文献   
34.
合作办展有时就如走跷跷板,合作得好就会保持平衡,而一旦某方将利益向自己倾斜,这个平衡就再也维持不住了。  相似文献   
35.
周丹 《北方交通》2020,(2):1-6,11
以沈阳市长青街快速路工程大跨变截面连续钢箱梁为工程背景,介绍了针对于大跨度桥梁结构的多尺度建模方法。多尺度建模方法是基于不同的分析目标、分析层次,在同一个模型中采用不同尺度的有限元模拟策略。多尺度建模方法兼具传统的"二次分析法"和"全实体模型方法"的优点,可以大大节省模型单元节点数量、计算的空间。此方法可以解决大跨度复杂桥梁建立实体模型体量巨大、前期处理复杂、后期处理速度慢等弊端,并且能够根据我们的设计目标得到各个尺度的荷载效应。多尺度结构模型计算在现阶段应用到桥梁结构的不多,此方法还可以应用到施工监控、以及桥梁后期健康监测中。  相似文献   
36.
基于标准κ-ε双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滑移网格方法,对不同编组长度(3车编组,4车编组,5车编组和8车编组)高速列车明线交会以及于各自最不利长度隧道通过和交会工况进行模拟,并对车体表面产生的交变压力载荷进行研究。数值计算结果和实车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波形吻合度高,误差不超过6%。研究结果表明:列车明线交会时,列车压力波尾波幅值由3车编组到8车编组减小11%;列车于各自最不利长度隧道通过和交会时,编组长度不改变列车车体表面压力波变化规律,但对幅值有较明显影响;列车通过隧道时压力波峰峰值由3车编组到8车编组增大14.0%,列车于隧道中心处交会时该值增大26.4%。  相似文献   
37.
地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现有的隔离开关联锁方案采用硬接线与闭锁继电器相配合的方式,存在信号传输可靠性差、实时性低等问题,难以保证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在分析传统方案基础上提出基于GOOSE通信的地铁直流供电系统隔离开关联锁方案,通过GOOSE通信技术代替传统的硬接线用于开关信息、闭锁信号的传递等,与传统方案相比,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实时性与可靠性,可以满足直流供电系统的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38.
周丹  徐学军 《中国水运》2006,3(1):89-90
系统介绍了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的发展,研究了沥青路面冷再生中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进行了性能试验.  相似文献   
39.
大风对路堤上运行的客运列车气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强横风作用下客运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基于三维非定常方程,采用动网格技术,对强横风作用下的青藏线客运列车在路堤上运行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车速、风速及路堤高度与气动力之间的关系,并将计算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升力、侧向力和倾覆力矩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在路堤高度小于20.00m时,气动力随路堤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当路堤高度大于20.00m时,气动力随路堤高度增大而减小;车速一定时,随着横风速度的增大,气动力和倾覆力矩迅速增大;横风风速一定时,列车运行速度从60km.h-1增大至120km.h-1,侧向力、升力及倾覆力矩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40.
以青岛海湾大桥海上施工平台为背景,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提取了平台的各阶自振频率。对随机波浪作用下考虑不同激励方向的动力响应进行计算,并分析了不同激励方向对结构随机响应的影响,得出波浪荷载以45°方向激励时,结构以扭转为主的振型得到发挥,动力响应出现两次峰值。通过施工平台静、动力计算结果的比较,建议在施工平台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波浪力的动力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