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76篇
综合类   29篇
水路运输   29篇
铁路运输   34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162.
163.
因汽车排放法规逐步严格、燃油价格不断上涨,只有采用汽车电子技术才能够使汽车排放满足最新法规的要求,而另一方面是因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可靠性及成本等也能够满足汽车排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4.
强夯置换是利用强夯排开松软土,夯入砾石或其他粗颗粒材料,最终形成砾(碎)石墩,砾石墩与周围混有砂石的夯间土形成复合地基.文中根据张家界机场站坪扩建工程中采用强夯置换法处理松填土地基的实例,介绍了强夯置换法施工的主要流程及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5.
为解决两邻近基坑同时开挖围护结构支护问题,依托青岛地铁3号线双山站1号出入口基坑及与其邻近的凯德商业建筑基坑工程,针对两基坑同时开挖且两基坑间雨水暗渠无法迁改的情况,提出一种类似双排桩支护结构形式,并辅以对拉杆体、竖向锚索和斜向锚索等,形成似双排桩+锚索支护体系。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法对支护体系中单排桩稳定性、双排桩整体滑动和抗倾覆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并现场监测基坑变形。结果表明:基坑稳定性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现场监测桩顶最大水平位移为7.20mm,地表最大沉降为5.26 mm,说明在两邻近基坑同时开挖时的似双排桩+锚索支护体系可行。  相似文献   
166.
FMEA在DP-3深水半潜钻井平台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深水半潜钻井平台为实例,阐述了对DP-3(中国船级社对DP动力定位船舶的附加标志之一)动力定位系统应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方法进行分析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流程,以及编制FMEA分析报告和冗余度验证试验程序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67.
基于对蜂窝梁抗弯刚度准确值的确定,对蜂窝梁弯曲变形计算中抗弯刚度既有取值进行评价。费氏空腹桁架比拟法过去长期用于估计蜂窝梁的挠度,其抗弯刚度倒数按实腹截面和空腹截面取算术平均值。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该刚度算法普遍高估了实际值,其原因在于开孔削弱了实腹梁段的抗弯效率,并提出了增大空腹截面刚度权重的加权平均法,提高了计算精度。虽然空腹截面抗弯刚度低估了蜂窝梁平均刚度,鉴于其形式简单,提出了直接采取空腹截面刚度表达式但折减其孔高的计算方法,具有实用价值。采用本文方法所得抗弯刚度值可直接代入经典力学公式计算蜂窝梁和局部蜂窝梁的弯曲挠度。  相似文献   
168.
沿海集装箱港区建设发展保障了我国内外贸易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总结我国沿海集装箱港口建设发展特点和趋势的基础上,剖析宁波舟山集装箱港区当前建设发展问题,从打造“千万箱级”港区群、拓展完善服务功能、优化集疏运系统、推进港区智慧绿色升级等方面,提出了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港区发展思路与建设举措,为宁波舟山港高质量发展、加快世界一流强港建设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9.
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TD-LTE综合无线承载网系统为A/B双网设计,采用单一IEEE 1588V2时钟源架构实现网络时钟同步。为进一步提升TD-LTE系统授时稳定性和冗余性能水平,从现场运营提升要求角度出发,提出GPS时钟源+1588V2时钟源的双时钟系统改造技术思路,有效解决A/B双网BBU时钟相位不同步的问题,为城市轨道交通TD-LTE系统时钟源设备改造优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0.
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曾多次发生保护进路与折返进路命令冲突,导致折返道岔发生挤岔报警故障,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效率。以南宁轨道交通2号线西津站故障为案例,分析出故障主因为保护区段防护命令和折返进路命令存在命令冲突;研究进路触发冲突的机制,提出修改保护进路属性、调整进路预排触发轨及保护进路触发轨、调整道岔操岔控制逻辑等3种技术方案,并分析其优劣性,经过软件升级整改,有效解决了问题,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