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8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充分挖掘公共自行车时空出行特征,探讨城市空间环境与骑行需求的潜在联系。以宁波市中心城区为案例,基于公共自行车IC卡数据获取出行时空变化规律,在验证租、还车需求具有空间自相关性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空间滞后模型,分析了人口密度、道路分布、公共交通、站点配置和建成环境因素对骑行需求的影响。研究表明:①工作日、非工作日内租、还车需求的全局Moran's I分别为0.294,0.281,0.272和0.271,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②各模型的拟合优度R2分别是0.431,0.424,0.412,0.401,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与解释性;③道路分布、建成环境变量对公共自行车使用的影响效应存在时间差异,其中公交专用道里程与非工作日内的站点需求量呈负相关,工作日内POI混合度对租、还车需求具有正向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准确掌握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还不均衡程度的时空规律,是引导用户参与自平衡调度、降低调度成本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宁波市中心城区公共自行车及其300 m缓冲区建成环境为研究对象,将站点的单车缺口值作为不均衡程度量化指标,基于大规模IC卡刷卡记录数据,利用Kmeans聚类与空间统计等手段,分析了全局站点单车缺口的时空变化规律及骑行OD特征,并构建考虑空间自相关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建成环境与单车缺口的内在联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研究区域内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工作日活跃特征分为2类:均衡型、就业导向型,休息日内站点特征分为3类:居住导向型、均衡型、休闲导向型;(2)工作日和休息日的站点单车缺口的全局Moran’s I分别为0.116和0.102,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3)人口密度、主干路里程、居住社区型POI变量在早/晚高峰时段分别对单车缺口具有正向/负向影响,并且南北部地区影响效用差异明显;地铁站点的影响效用与以上变量相反,空间作用特征是随地铁2号线的走向呈梯度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为交通管理部门和出行大众提供精准的事故高发黑点预警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研究了1种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BiLSTM)的黑点路段交通事故频次预测方法。通过对传统K-means聚类算法的k值选取进行改进,实现了道路交通事故黑点的有效识别,并统计黑点每天事故数作为事故时间序列;利用小波分解对该序列进行降噪处理,通过多层网格搜索法对隐藏层层数、神经元个数等模型的参数进行标定,构建了基于BiLSTM网络的事故频次预测模型;采用滑动窗口的方式将事故时间序列作为内部参数输入模型,以交通流量、节假日、事故天气和事故发生环境等特征作为外部参数,对事故黑点路段未来1 d内可能发生的事故数进行预测,并基于预测结果提出了1种事故黑点路段交通事故预警模型;以浙江省宁波市交警部门某辖区2020年4月—2021年9月常态采集的事故数据为测试集,以7 d的事故数据预测未来1 d的黑点路段事故频次,将BiLSTM模型与门控循环神经网络(GRU)模型、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模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不合理的城乡规划的弊端也日益显现。三十年的探索经验告诉我们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城市进步和交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必须始终坚持构建城乡交通一体化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采集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分析交通事故时空特征,辨识交通事故原因,利用手机APP方法采集了宁波市鄞州区2016年第四季度的37 654起交通事故数据。鉴于传统K-means聚类算法收敛慢和精度低的缺陷,建立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以消除孤立点对聚类结果的影响,对研究范围内的交通事故黑点进行识别及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手机APP采集的有效事故数据样本量占实际警情的比例为96.4%,能满足事故数据分析的精度和质量要求;近4年每个季度的事故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锯齿状变化;机动车与机动车事故数量最大,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数量次之,事故比例分别为58.4%和15.8%;时间特征方面,周一发生的事故数量最大,周四最低,事故比例分别为15.4%和13.2%;空间特征方面,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地点主要集中在地面路段、交叉口、停车场等,事故比例分别为77.4%、11.6%和7.0%,居民小区和高架事故比例较低,分别为3.2%和0.9%;事故原因方面,跟车距离过近、转弯未让直行、违法变更车道、超速行驶等驾驶行为是引发交叉口机动车与机动车类型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比例分别为28.8%、22.9%、15.6%和7.6%;机动车转弯未让直行非机动车、非机动车闯红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互占用车道和非机动车逆向行驶,是诱发交叉口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类型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比例分别为36.6%、16.6%、9.9%和7.3%。  相似文献   
16.
交通诱导系统中2节点间最优路径的选择是目前的1个难点问题,其中路阻函数的确定是路径优化的核心内容.针对交通流由畅通状态到拥挤状态、堵塞状态的过程,应用经典交通流理论和实际调查数据,构建交通流诱导系统分段路阻函数模型,以q=10 veh/h为1个单位,对函数进行分段拟合,构建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下的分段路阻函数,并对其适应性进行拟合分析.应用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流量范围内,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分段路阻函数在自由流状态、高密度状态和低密度条件下适合不同的分段函数.   相似文献   
17.
租赁时长分布特性是公共自行车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基本特性,通过获取乘客刷卡信息数据,得到了宁波、杭州和北京3 座城市多个工作日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时长特性 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不同城市、不同工作日的公共自行车租赁时长分布特性差异较小,由此表明租赁时长分布特性的研究具有一般性意义.在此基础上,基于物理学中的引力场理 论,建立了租赁时长分布特性的两个引力场模型,实际数据检验表明,模型1 和模型2 分 别与租赁时长大于11 min 时及小于11 min 时的分布特性能较好地吻合,并得到了引力场模型的具体函数表达式.研究成果将为公共自行车系统租赁需求预测、租赁站点规划和站 点车辆配置等方面的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日常调度工作量大问题,提出一种城市公共自行车准动态调度方法. 该方法通过分析公共自行车站点容量、日均租还差和各时段租还量间的约束关系,评估站点的调度频次并划分站点类型;以日均调度任务量均衡和日均调度里程最低为目标,以调度车容量为约束条件,优化日常调度路径;与经验调度法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结果表明:在调度数量方面,准动态调度方法2018 年1 月周日均和月日均调度工作量分别为3 872 次和4 247 次,较同月实际值5 690 次降低了32%和25%;在调度里程方面,准动态调度方法的周日均行驶里程和月日均行驶里程分别为94.7 km和103.6 km,较同月实际调度里程113.1 km分别降低了16%和8%.该方法对宁波公共自行车日常调度具有良好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共享单车是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是服务公众短距离出行和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的重要方式,在解决城市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科学评估城市共享单车服务的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踏勘法采集了宁波市1212个共享单车用户有效样本,利用统计学方法构建二元有序概率(bivariate orde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