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45篇
综合类   20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重栽机车牵引齿轮的端面齿加工是一大难点,尤其是对端面齿高度的检测,国内外并无成熟的检测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端面齿高度测量的测量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测量方便,还可以在加工过程中测量端面齿高度,计算加工余量,便于进刀调整。  相似文献   
12.
柳州市南二环路桐油山隧道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柳州市南二环路桐油山隧道是广西第一座在地质复杂、路线分离困难条件下修建的两车道双跨连拱隧道,介绍隧道的设计、施工以及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准确模拟重载机车传动系统中端齿的应力分布,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端齿的三维模拟模型,分别对端齿在各个工况运行时的接触应力和齿根弯曲应力进行了仿真分析,为端齿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计算结果表明,端齿的弯曲及接触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唐亮 《路基工程》2009,(1):179-180
结合北京石景山南站高架桥主桥转体系统施工.介绍大型球铰在转体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周友国  唐亮  韩大章  王岁利 《公路》2021,(1):201-204
钢结构具有自重轻、材质均匀、质量稳定、易于工厂化制造、装配化施工、便于回收利用等优点,为世界桥梁界所推崇。为推进钢结构桥梁建设,交通运输部于2016年发布了《关于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的指导意见》。基于上述原因加之缆索承重桥梁的大量建设,钢塔因其独特的优势必将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已经建成南京长江三桥、泰州长江大桥、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钢塔研究的基础上对端面机加工钢塔的制造及安装几何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新建的浦仪公路西段跨江大桥钢塔中,在控制过程中采用了前后场联动的精度管理体系,最终达到了超过1/33 000的轴线控制精度,而且优良的精度控制使得2座钢塔一共10个预设的调整段被取消,从而大幅提高了工程进度。  相似文献   
16.
单俊  曹俊  唐亮 《天津汽车》2012,(5):50-51
尾灯板的结构形式直接影响尾灯匹配,为了减少尾灯定位孔尺寸链,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MEANSHIFT、的尺寸链分析方法,在设计前期对尾灯板结构进行优化。以某车型尾灯板结构优化为例,通过尾灯安装定位孔位置分析出该设计存在的风险,针对风险,提出调整定位孔位置的解决办法,使新结构尾灯孔偏差低于原结构,通过现场验证,证明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7.
从受控喷丸设备、丸粒及工艺三要素等方面着手,阐述了受控喷丸的发展及重要性,并通过实例说明重载机车齿轮受控喷丸工艺参数的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8.
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纯扭性能的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钢筋混凝土变角软化桁架模型薄膜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这种新型桥梁结构的纯扭性能分析模型。在该模型中对该类型箱梁的受力特点进行了合理简化,建立了一组充分满足平衡条件、变形协调条件和材料本构关系的方程,并给出了求解这些方程的有效算法。对部分试件的计算验证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准确预测极限抗扭承载力,同时为混凝土翼板开裂后梁的全过程分析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对比退役FPSO在锚地系泊或船厂码头靠泊两种不同方式,分析可行性,确定最佳方案,船厂码头靠泊无论是总体经济性还是作业安全性都是最佳选择。总结管控经验,为今后类似退役FPSO的码头靠泊实施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钢斜拉桥锚箱式索梁锚固区合理构造型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苏州—南通长江公路大桥钢锚箱式索梁锚固结构进行了足尺(1∶1)静载试验和疲劳试验。采用空间有限元方法分析实桥和试验模型锚固区的应力与变形,将试验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计算方法的正确性。探讨此种锚固结构的传力机理、应力分布。研究焊缝长度、加劲肋和横隔板等对腹板应力的影响,探讨锚固区设计的进一步优化。为优化设计做了大量仿真计算。提出改善应力分布、减小应力集中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