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11篇
综合类   27篇
水路运输   142篇
铁路运输   1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在去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创历史新高的基础上,2005年港口生产仍然保持较好地发展势头,取得了开门红。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基于经典方法改进的安全分析方法--综合功能危险源分析(IFHA),综合了功能故障分析(FHA)、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瞬时故障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以及故障树分析(FTA)的分析原理,通过不同分析阶段结果的关联以及统一的故障树表示,保证系统分析全过程的一致性,克服了分别使用经典分析方法所出现的问题以及矛质.IFHA应用于CBTC的地面子系统--ZC系统,帮助识别在系统设计阶段ZC软件功能可能出现的危险源,此例既可作为一个案例也可作为继续分析的项目.将ZC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结合进行的安全分析将是下一步的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105.
数据预处理是数据驱动故障诊断的前提,为了更好地提取数据特征,针对地铁信号设备的故障记录提出一种基于词项和语义融合的文本自动预处理方法.采用隐式马尔可夫链识别特定线路的信号专有词汇,结合既有词库形成特定线路信号专用词库,解决线路专用信号设备故障词库的生成问题;分别在词项空间和语义空间进行故障记录的聚类、特征词提取与融合,...  相似文献   
106.
1-4月份港口生产经营活动一方面继续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经济指标同比仍有下降,但呈收缓趋势;另一方面受国内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等政策的影响,内贸货物吞吐量保持增长。港口货物吞吐量略有增长 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99680万吨,同比增长4.3%。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40530万吨,  相似文献   
107.
为实现列控仿真系统可重用性、可扩展性及可组合性的目标奠定底层基础,提出将列控系统分为控制器和控制对象,即列车控制策略和列车运行基本环境,在列控仿真系统中将控制器和控制对象分离设计。通过总结不同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的共性特征,将线路拓扑结构、列车模型和驾驶模型作为列车运行基础环境的3部分,采用元模型思想形式化描述列车运行基础环境的3部分,设计了基础线路数据库与仿真线路拓扑结构映射的关键算法和列车运行规则。采用高速铁路线路数据实现了列车运行基础环境,结果表明:所做研究在满足列控仿真平台需求的基础上,达到了列控仿真系统平台运行基础环境通用性目标。  相似文献   
108.
地铁列车自动运行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现有的北京、上海、广州的地铁列车自动运行系统进行分析、比较,并指出了国产化列车自动运行系统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09.
由于不同城市地铁建设的时序不同,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尤为重要。在维修作业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将6S管理理念有效地导入日常检修管理工作中,不断促进整个团队管理水平和检修生产效率提高。同时学习国内外地铁设备维修管理的成熟理论和实践,尝试建立一套智能信息化系统,从而提升设备维修作业效率。最后以北京地铁的设备维修管理为例,对其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智能信息化系统进行分析,并对未来智能维修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0.
结合国内外全自动运行系统的运营研究资料,介绍国际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发展状况,探讨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功能结构。结合IEC62267与IEC62290等国际标准,论述全自动运行系统典型的系统功能与安全需求。以系统FAM与CAM模式转换为例,对运营场景进行分析研究,如实反映列车全自动驾驶系统真实的运营过程,在建模之前需对系统的功能进行梳理,实现需求到场景的追踪,以确保所建模型与功能需求的一致性,即此模型表达系统最终需要完成哪些功能,这些功能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系统完成这些功能需要与哪些外部参与者或系统实现交互。对全自动运行系统展开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对我国自主研发全自动运行系统提出参考建议,为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