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5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3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无砟-有砟轨道过渡段的力学分析程序.对比分析无砟-有砟轨道过渡段刚度过渡设置方式,并提出几种过渡段的结构设计方案,对无砟-有砟轨道过渡段的设计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资料调研与试验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计权标准、评价指标设定、分析频率范围、列车头车和尾车通过时间判断、测量点位置等方面,对我国现行城市轨道交通振动环境影响评价标准中若干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为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城市轨道交通振动对沿线居民生活工作的影响,宜同时设置单值评价指标和分频评价指标;列车头车和尾车通过时间判断是影响振动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的一个主观因素,为有效消除其影响,建议单值评价指标设为列车通过时段铅垂向Z振级的最大值Lvz, max,分频评价指标设为1/3倍频程分频振级的最大值Lva, max, f并采用峰值保持法计算。同时就评价指标计算中的计权标准和分析频率范围、测量点布设位置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温度梯度作用下板式无砟道岔岔区板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有限单元方法,建立了道岔区板式无砟轨道温度力的计算模型,结合热分析及结构分析,对道岔板进行温度梯度荷载作用下的翘曲分析,并对底座板弹性模量、底座板厚度、道岔板厚度、道岔板宽度的变化对道岔板纵向应力和位移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道岔区板式无砟轨道的温度力和位移受底座板弹性模量变化的影响较大,道岔板厚度对结构受...  相似文献   
14.
0引言目前,客运专线铁路轨道结构主要有两种类型:有碴轨道和无碴轨道。有碴轨道在高速列车载荷的反复作用下,残余变形积累很快,而且沿线路方向的变形积累和轨道刚度分布不均匀,从而造成轨道不平顺,影响列车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显著增加轨道的养护维修工作量,加大铁路的运  相似文献   
15.
根据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原理,采用LM算法建立纵向力计算模型,运用面向对象的C++语言,在Visual C++编程平台上进行桥上无缝线路附加力计算的后处理程序设计,给出结果图形和数据的显示及输出等.  相似文献   
16.
朱彬  蔡小强 《江苏船舶》2019,36(3):37-40
针对在简易倾斜船台上建造的海洋平台能否安全顺利下水的问题,提出了室外斜船台气囊下水的新工艺。该工艺通过对下水过程中各要点的校核和计算分析,论证下水阶段首跌落发生时平台首部气囊仍能保持安全性和耐压性,从而实现安全下水。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成本只有纵向滑道下水工艺的25%左右,安全可靠,解决了平台下水首跌落和尾跌落的安全性问题,为类似平台下水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根据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在加上桥上无缝线路的纵向力后的新的荷载组合下,检算桥墩的强度,分析安全储备量,进而优化新建桥上无缝线路设计,使设计达到既安全又经济.  相似文献   
18.
对工程范围内的既有地下管线,一般应拆改、迁移,但当地下管线为大直径自来水管、高压输变电电缆等,且与居民正常生活、生产关系密切而无法拆改时,必须考虑对其进行就地加固。该文通过津汉公路一机场大道立交桥工程中既有地下管线加固的设计过程,介绍了一种滨海地区行之有效的保护既有地下管线的加固措施——旋喷桩,为旋喷桩在今后类似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台州市域铁路S1线的技术特点和建设需求,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管混凝土双块式轨枕,创新了轨枕块之间、轨枕块与道床之间的连接方式,提出钢管混凝土双块式轨枕灌注材料性能指标,形成轨枕制造技术,实现批量化生产;基于钢管混凝土双块式轨枕,研发适用于市域铁路轻量化、经济型的无砟轨道结构,并开展无砟轨道实尺模型室内试验,验证了无砟轨道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EDI是介于贸易伙伴之间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通过数据网和电信网.按照标准格式化的数据进行直接交换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即EDI用户根据国际通用的标准格式编制电,以机器可读的方式将结构化的信息(例如订单、发票、提货单、海关申报单、进出口许可证等日常往来的“经济信息”),按照协议将标准化件通过通信网络传送。报接收方按国际统一规定的语法规则,对报进行处理,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和支持作业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完成综合的自动处理,可以看出,通信网络支撑环境是EDI应用的基础,计算机应用是EDI的条件,标准化是EDI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