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9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考虑索承桥梁中格构式梁体具有多种截面形式复合的特点,其抗风性能难以通过常用的二维数值仿真来分析,以东部沿海一座格构式拱桥为研究背景,考虑格构式系梁的结构特点和栏杆等附属设施的影响,建立三维数值仿真模型,对格构式系梁的静力三分力系数进行精细化分析。基于不同计算区域的模拟精度需求,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混合网格划分;针对复杂格构式系梁的流场特征,优化选取流场尺度规模、边界条件和湍流模型等计算参数分析获得大范围风攻角下的三分力系数;将所得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栏杆等附属设施对三分力系数的影响以及数值模拟误差与风涡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小风攻角范围(±4°)内,有栏杆的三维数值模拟具有较高的精度;栏杆等附属设施对格构式梁体的抗风性能有一定影响,考虑栏杆等附属设施的精细化数值模拟比不考虑栏杆的计算误差平均降低20%,且增加了梁体所受的静风荷载,在实际工程中应当对栏杆等附属设施予以重视;不同风攻角下的风涡特性与数值仿真的误差存在相关性,随着风攻角的增大梁侧的风涡效应明显,这使得三维数值仿真的误差开始增大,尤其是在正大风攻角的情况下模拟精度下降严重。  相似文献   
32.
孙博 《汽车之友》2023,(1):58-63
这是一款缺少“光环”的神机,没有奇异的设计,没有绝顶的性能,甚至连价格都很亲民。都说它属于大众,其实它来自奥迪,有人用它买菜,有人用它竞技,还有人靠修它发迹。随处可见,名字讨喜好记,平凡的一切铸就不平凡意义,它是来自德国的平民神机。  相似文献   
33.
缓速器是车辆传动系统中重要的辅助制动系统,利用缓速器制动可以减少行车制动器磨损,防止行车制动器失效,保证车辆安全行驶。由于液力缓速器具有高速制动力矩大、制动平稳、噪声小、寿命长及体积小等优点,它在现代车辆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国山区多,下长坡陡坡一直是威胁大型客车及重型卡车安全的重要问题,车辆在配备液力缓速器后恒速下坡功能一直被驾驶员所青睐,它能让驾驶员更专注于路况,显著提高了大型客车及重型卡车的安全性,车辆使用缓速器时的持续制动能力对车辆的安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4.
公交加气站选址布局优化模型和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同线路的车辆加气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性,将加气站抽象为多服务台排队系统,综合考虑车辆行驶、排队加气、加气站的位置对公交运营的影响等现实因素,以加气站的建设费用最小为第一目标,以极小化所有公交车的加气成本为第二目标,建立一种多目标公交加气站选址模型.根据问题特征,利用约束法,将之转化为单目标问题,设计求解该问题的遗传算法,定义解的编码方案、适应度函数、产生初始种群的启发式算法等.最后,结合一个算例,计算最佳的公交加气选址方案,分析加气站的能力对其布局的影响程度,从而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
现有研究没有将公交站场选址和线路车辆停放调度作为一个整体,无法发挥整个公交系统的最大效率.针对此缺陷,根据不同线路的首末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停车需求不平衡性,综合考虑车场能力、建设成本和最大里程等现实因素,以极小化所有公交车的行驶里程为目标,建立一种公交站场选址布局优化模型,确定站场的最佳位置和泊位数,将各线路的所有车辆安排至相应站场.根据问题特征,设计求解该问题的两阶段启发式算法,给出了具体求解流程,并分析其计算复杂性.最后,结合一个算例,计算最佳的公交站场选址方案,分析参数灵敏性对其布局的影响程度,从而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6.
<正>1宽体自卸车概念宽体自卸车是在传统重卡自卸车的基础上,加宽车箱和车架,增加车架和车桥的强度,并匹配大马力发动机等,它是汽车产品竞争激烈、满足差异化需求、细分市场的一种必然结果;在功能上满足公路型运输自卸车的超载、重载、爬坡等特点,在法规政策上却像工程机械类产品靠拢的一种非公路自卸车。  相似文献   
37.
文章简要介绍了变形吸能元件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描述了大功率重载机车变形吸能元件的早期失效现象,从设计结构、试验工艺、理化参数、金相检查等方面详细阐述和分析了失效原因,并提出设计及工艺优化方案,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和疲劳寿命试验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改善效果,优化后的产品可满足机车车辆运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8.
随着铁路旅客运输需求的持续攀升,既有客站管理模式有待改善,建立集约化客站运营管理模式势在必行。介绍铁路客站集约化管理研究现状,以新丰台站为例,从调度指挥、作业组织、旅客服务、应急管理、管理制度、办公生活等方面,阐述客站集约化管理模式思路;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以云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BIM等技术为依托,提出搭建辅助集约系统,辅助建设集约化车站。  相似文献   
39.
风速风向传感器能够实时准确可靠地提供风速风向数据,是确保风区铁路运输安全的关键要素之一。兰新铁路大风具有风速变化范围大、风向变化快的特性,对传感器的动态响应特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风洞模拟真实环境下风速风向改变的条件,对超声式和热场式风速风向传感器及强风仪分别进行动态特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各传感器均存在风速跟随性误差,但均满足使用要求;热场式传感器的风向跟随误差较小,超声波传感器风向跟随误差相对稍大,且风向输出不稳定;风向改变角速度降低时,传感器风向输出波动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