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14篇 |
免费 | 62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149篇 |
综合类 | 673篇 |
水路运输 | 829篇 |
铁路运输 | 629篇 |
综合运输 | 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67篇 |
2021年 | 93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71篇 |
2018年 | 77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73篇 |
2014年 | 138篇 |
2013年 | 102篇 |
2012年 | 127篇 |
2011年 | 139篇 |
2010年 | 156篇 |
2009年 | 146篇 |
2008年 | 126篇 |
2007年 | 122篇 |
2006年 | 136篇 |
2005年 | 141篇 |
2004年 | 132篇 |
2003年 | 123篇 |
2002年 | 109篇 |
2001年 | 97篇 |
2000年 | 123篇 |
1999年 | 104篇 |
1998年 | 76篇 |
1997年 | 118篇 |
1996年 | 100篇 |
1995年 | 71篇 |
1994年 | 88篇 |
1993年 | 61篇 |
1992年 | 46篇 |
1991年 | 67篇 |
1990年 | 59篇 |
1989年 | 43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4篇 |
1975年 | 4篇 |
1974年 | 4篇 |
196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高速列车整车气动噪声及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包括头车、尾车、中间车、受电弓、转向架在内的CRH3型高速列车整车三维绕流流动的数值计算模型,用Fluent软件计算不同速度的外部稳态流场,基于稳态流场结果,使用宽频带噪声源模型计算车身表面气动噪声源,得到车体表面声功率级分布;以稳态流场为初始值,用大涡模拟计算车外部瞬态流场,基于瞬态流场用FW-H噪声模型预测高速列车辐射的远场噪声;分析车体表面声功率级和远场总声压级的分布规律,并将车体侧面远场噪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列车高速运行时的气动噪声源主要是迎风侧车头及受电弓等曲率变化较大的曲面,受电弓滑板表面声功率级最大,高于头车头部15dB;从总声压级来看,受电弓滑板、头车第一个转向架和头车鼻尖处总声压级分别为160dB、135dB、130dB,受电弓滑板处具有最大的总声压级;从车体侧面噪声来看,离地面越近噪声越大。通过将远场噪声计算结果与噪声测试结果的对比证明了本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2.
针对以往轨道刚度计算方法只能得出轨下垫板静刚度的取值范围或下限值,而不能确定轨道整体刚度的问题,运用大型轮轨动力学软件NUCARS建立32.5t轴重货车—轨道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动力敏感系数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轨道结构各种部件刚度组合情况下的车辆、轨道系统动力特性,研究32.5t轴重货车作用下重载铁路轨道的合理刚度。结果表明:钢轨垂向位移、道床压力和垫板压力对垫板刚度较为敏感;轨枕垂向位移、轨枕垂向加速度、道床压力对道床刚度较为敏感;以轨道动力特性的综合效应最小为目标建立目标函数,筛选得出32.5t轴重货车作用下重载铁路轨道结构的部件刚度最优匹配方案是轨下垫板刚度为140kN·mm-1,道床刚度为150kN·mm-1;最优部件刚度匹配方案所对应的轨道结构整体刚度为82kN·mm-1。 相似文献
123.
<正> 先天性幽门膈膜型狭窄是小儿罕见的消化道先天畸形,现将我院遇到的2例报告如下: 例1:男,4岁,因呕吐,腹胀1月余入院,1个月前曾食柿饼2个,之后开始出现呕吐,呈进行性加重,为胃内容物,腥臭,腹胀明显,有时伴腹痛,1个月来明显消瘦。体检:发育营养欠佳,慢性病容,心肺(一),上腹胀满,可见胃型及蠕动波,全腹软,未触及包块,腹水征(一),肠鸣音存在。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钾2.83 相似文献
124.
分析了非正弦供电多相感应电机磁势,得出多相电机通过注入谐波可提高材料利用率的结论,通过试验和仿真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5.
126.
127.
介绍了ADO技术,针对水声对抗仿真系统的特点,提出了用ADO技术实现对其数据库的访问,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对提高类似系统中数据库的访问效率有着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8.
129.
130.
本文以笔者承担由中港二航局所施工的二座公路桥钢吊箱围堰水下不离析混凝土封底实践,介绍整个施工工艺、施工要求,并与传统的多导管混凝土封底技术进行比较,为新技术推广开辟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