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7篇
铁路运输   26篇
综合运输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的制动精度和安全防护距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列车超速防护系统的制动精度和它的安全防护距离的设计问题,当列车在超速防护系统的控制下实施制动时,无论是常用制动,还是紧急制动,它的制动精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制动初速、制动方式、控制方式、制动系统的离散性、超速防护系统本身的控制精度、不同的天气对轮轨粘着程度的影响等等,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后,才能合理地确定安全防护距离,使列车超速防护系统能确保行车安全,提高运动效率,又能不干扰司机对列车的正  相似文献   
12.
列车测速测距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各种列车测速测距方式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前景,提出了未来列车测速测距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正>一、前言用15年左右的时间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国家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是确保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建设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时,必须立足国家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资源环境等国情,把握世界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体现出创新的特性,遵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原则。本文围绕上述目标,就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中有关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进行思考,提出了加强综合交通学科建设,为国家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的命题。  相似文献   
14.
遗传算法在车辆调度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消防、救护等场合经常需要以最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章针对这类问题提出了一个调度算法来解决车辆派遣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给出车辆行驶的次优路径。给出了车辆调度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北斗卫星信号的捕获速度、灵敏度及精度将直接影响接收机的性能指标.本文提出了一种提高北斗导航卫星B1频点信号检测信噪比的精捕获算法,该算法基于简化差分相干积累(SDCI)的短时匹配滤波器(STMF)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运算(STMF-FFT).为了保证在降低FFT运算量和提高信号检测概率的条件下,获得更精确的多普勒频率估计,采用逼近效果较好的切比雪夫线性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得到多普勒频移的精确化估计值.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表明:本文提出的SDCI算法比非相干积累算法获得的检测信噪比高约3.2 dB.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IEEE 802.11g标准的CBTC车地通信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环境,设计基于IEEE 802.11g标准的冗余CBTC车地通信系统结构。根据IEEE 802.11g标准关于不同传输速率的接收机灵敏度的规定,采用ISM 2.4 GHz频段接近地面信号的传播模型,计算列车接收信号电平低于灵敏度的概率,由此确定接入点的布置间距为200 m。根据IEEE 802.11g标准的链路层协议参数计算链路层的延迟时间,分析计算结果可知,延迟时间受传输速率和数据包长度的影响不大,但随着重传次数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在重传10次、延迟时间40 ms、数据处理时间50 ms时,设计通信周期为200 ms。采用仿真软件OPNET对周期偏移量进行仿真可知,当通信周期为200 ms时,只要将周期偏移量控制在65~100 ms范围内,就能使车地双方在每个周期收到实时数据,保证行车的安全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系统分布热备冗余容错结构的特点,提出了对整个系统进行各种故障自诊断的方法,包括工机时的上电自诊断、系统工作中的动态生诊断、现场运用中维护时详细的静态自诊断和功能自诊断、整个系统通信网的自诊断及系统偶然故障后立即恢复的方法等,并给出了系统进行各种自诊断的测试代价的估计值。  相似文献   
19.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智能化能够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提升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世界各国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实现了部分自动化,但大部分工作仍然需要人工操作,亟需研究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智能技术,以保持和提升高速铁路技术核心竞争力。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智能技术主要包括智能调度指挥、列车自动驾驶、电务大数据和智能运维等,实现调度指挥智能化、列车控制自动化、运维监控现代化。结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信、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简要阐述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智能技术的应用及其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GPS/CP车辆定位与交叉口冲突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车辆行驶在城市道路中时GPS定位性能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路协同定位(CP)与高度约束模型的紧耦合定位方法.基于短程通信协议(DSRC)实现交叉口车路共享车辆状态信息,提出了一种车车(V2V)/车路(V2I)信息协同交互的交叉口车辆冲突检测方法.为了验证GPS/CP车辆定位与交叉口车辆冲突检测方法的效能,搭建了基于场景的仿真环境,进行组合定位仿真验证与多场景交叉口冲突检测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可见卫星数量下降的情况下车辆定位误差保持在3m以内;在交叉口车辆为20 veh,且无定位误差的情况下,车辆冲突数和冲突率减少,车辆通过数略有下降;要实现交叉口冲突检测,车辆定位误差应小于6 m.综合利用GPS/CP车辆定位方法较高的定位精度和基于V2V/V2I的交叉口冲突检测方法较高的安全性,能获得较低的交叉口车辆冲突率和较高的交叉口车辆通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