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6篇 |
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48篇 |
综合类 | 112篇 |
水路运输 | 132篇 |
铁路运输 | 124篇 |
综合运输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32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7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对环形交叉口采取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措施,必须提高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以排队论为基础,假设环道上无超车行为,环行车辆的车头时距服从泊松分布,车辆换道时间服从独立同分布,推导出了普遍适用的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理论计算模型。通过仿真模拟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能更好的适应环形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以及我国实际交通状况。 相似文献
32.
根据船、机、桨关系, 以船舶动力装置的能量传递为基础, 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了主机能效模型。以某内河旅游船舶为研究对象, 根据船体与主机参数, 利用回归多项式法得到螺旋桨敞水特性曲线。在船舶上安装了油耗仪等传感器, 采集了主机瞬时油耗、船舶对地航速、对水航速等数据, 并计算了主机的实际能效。针对实船采集数据, 分析了航道水流速度的分布特征。基于仿真模型, 计算了船舶在不同航道水流速度与对水航速下的主机能效, 比较分析了实测数据与仿真结果, 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 航道水流速度偏度为-0.033,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船舶实际主机能效与对水航速之间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而是相关系数为0.824的散点分布; 船舶主机能效模型能够精确地表征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主机能效水平及其变化规律, 误差不大于10.5%。 相似文献
33.
尹丹娜 《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10,(1):62-63
1ERP的适用性常有文章宣称,ERP的实施是一个企业管理流程的再造过程,要有从上到下的支持,是对管理方式进行革命性变更的事情。笔者承认这一点,ERP的实施过程确实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从管理层到普通业务员都要重视,才能将ERP实施进行得顺畅。但是,笔者反对“革命性变更”的说法。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企业也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现在建立起来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并非一无是处。 相似文献
34.
高速列车在上下坡时,如果速度变化过于剧烈,则会影响平均行车速度,同时会因频繁的加速和减速而造成运营费用的增加.列车的速度变化又与列车运行工况以及坡度和坡长有关.因此,分别在不同坡度上,对高速列车在不同运行工况下,速度变化与坡度和坡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于高速铁路坡度和坡长的选取有着重要的意义.以CRH2-300和CRH3型电动车组为例,通过分析两种电动车组的牵引和制动性能,分别对两种电动车组在不同的坡度上,牵引、惰行、制动等不同的运行工况下,速度随坡长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从而为在综合考虑工程量和运营费用时,不同的地形条件下,高速铁路坡度和坡长的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5.
36.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站场设计标准与常规铁路站场有很大区别,站场岔后曲线应满足较高的列车通过速度,以满足站场接发列车能力.本文采用车线动力分析方法研究高速铁路站场岔后曲线插入段和缓和曲线长度对行车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站场岔后曲线参数合理取值,为高速铁路站场设计参数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根据舒适度条件,给出了不同通过速度条件下岔后曲线半径与超高匹配关系,以及不同岔后曲线半径条件下缓和曲线长度取值;对岔后曲线插入段和缓和曲线长度优化研究表明:通过岔后曲线夹直线长度应尽量避免取夹直线上车辆第一周期峰值衰减距离与定距之和,对于1200 m曲线,其夹直线不宜选取30 m;岔后缓和曲线长度超过50 m时,对车辆舒适性的改善不再明显. 相似文献
37.
38.
39.
通过深入分析传统仓储运作模式及其存在的三大问题,提出在区块链视角下构建智能仓储模式,并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对智能仓储提出新的运作策略,以期解决传统仓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