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9篇
  免费   33篇
公路运输   984篇
综合类   317篇
水路运输   503篇
铁路运输   432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相容性车身及行人假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各国正面碰撞试验法规的实施,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由于在碰撞中存在两车辆的“质量”、“刚度”和“结构”并不相同的情况,当大车与小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往往会导致小车乘员舱产生比较大的变形,因此提高小车的自我保护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达到正面碰撞中两车的相容性,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车身结构在实车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其提升车辆安全性能的作用,并简要介绍了本田汽车公司在行人保护方面所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2.
1980年由北京市叉车总厂以补偿贸易的引进方式,开始了1—5吨内燃平衡重式叉车与日本三菱重工的合作。一九八五年大连叉车有限责任公司(原大连叉车总厂)以许可证贸易引进方式与三菱重工合作10T叉车设计  相似文献   
103.
四、排气后处理 在汽车整车技术中,早就有了“被动”和“主动”的概念,例如被动安全性和主动安全性等。这个概念现在被延伸到了排气后处理系统。 (1)被动排气后处理系统 所谓被动排气后处理,是指利用某种系统对已经在发动机中发生的排气进行净化处理。氧化催化转化器就是一种被动排气后处理系统。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柴油机开发者早在1988年就开发并且采用了柴油机用的氧化催化转化器。今天,德国  相似文献   
104.
1前言 车辆的自动变速技术是车辆改进和完善传动系统的一个重要方向,从1939年带有液力变矩器的全自动传动系统问世以来,自动变速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近代微电子技术在车辆上的应用,使得自动变速技术在车辆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05.
采用实时调整机床主轴转速的方法消减机床切削颤探时,需精确测量主轴转速,由于外触发记时记数测速法容易受到变频器高频干扰的影响而导致测速结果不准。本文在分析变频器干扰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处理转速领带获得机床主轴转速的新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外触发记时记数测速法难以解决的干扰问题,实现了较高的转速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06.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轮速算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分析现有轮速算法的基础上,提出精度自适应轮速算法,并对各种算法进行了实验比较,证明该算法在保证高速低速计算精度同时,很好地保证了低速控制实时性。  相似文献   
107.
108.
轿车天窗是利用负压原理换气,依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气流在天窗顶部的快速流动,而形成车内的负压,将污染空气抽出。由于不是直接进风,而是将污浊的空气  相似文献   
109.
110.
刘建国  李宁一  胡涛  寇振华 《铁道车辆》2001,39(6):33-34,41
介绍了WD-2型单车试验器的设计原理,结构特点、技术性能参数及微机控制系统,在性能方面与老式单车试验器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更合理 的制动感度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