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96篇
综合类   47篇
水路运输   43篇
铁路运输   80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桥名的南京长江二桥于 2 0 0 1 3月 2 6日正式通车。该桥全长 2 1 .1 97km。南汊主桥为钢箱梁斜拉桥 ,主跨达 62 8m ,其跨径在同类桥中居国内第一 ,世界第三。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专家凭借其在土木交通领域的实力 ,为用高科技打造南京长江二桥做出了重要贡献 ,受到建桥指挥部的表彰 ,其中强士中教授被评为南京市劳动模范、南京长江二桥建设先进个人。在开通仪式上 ,吴邦国副总理等中央首长接见了参与建设的西南交通大学和东南大学的代表。在南京长江二桥的建设中 ,共实现技术革新 1 4项 ,其中 1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9项…  相似文献   
172.
173.
174.
175.
176.
针对矢量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转子电阻在线辨识方案.应用神经网络理论,以转子磁链电压模型的输出为参考值,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为估计值,通过反向传播算法不断调节神经网络的权值,使转子磁链的估计值跟踪参考值,间接辨识出转子电阻.在MATLAB6.5/SIMULINK下,对无速度传感器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在电阻变化时的情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辨识算法具有较好的静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77.
全国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评优颁奖大会”暨第3届“中国学术期刊检索评价数据规范化学术研讨会”于200012月21日-26日在北京举行。此次评奖活动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评优活动组织委员会经过近一时间对参评的1950家学术期刊进行评审,共评出793种执行《CAJ-CD规范》的优秀期刊。这次评奖分为两个步骤:一是由一批资深专家对参评的学术期刊进行逐项审阅,采用扣分方式进行评选。第二个步骤是由计算机对学术期刊的各有关数据进行检索。这次评奖不分等纹,参评期刊如主要规范数据达到标准即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这次评出的执行《CAJ-CD规范》的793种优秀期刊,占总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的5000种期刊的16%,占执行《CAJ-CD规范》期刊的33%,占这次参评1950种期刊的40%。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在这次评选中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这次获奖的期刊中绝大多数是自然科学的期刊,数量为639种,湖北省共有20种学术期刊获奖,其中高校学报有13种。 (楼永红)  相似文献   
178.
179.
由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主持研究的四川省应用基础项目———良好非线性模型及其在汽车主动悬挂中的应用研究 ,于 2 0 0 0 1 0月 2 3日通过四川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通过本项目研究 ,首次提出了能同时辨识良好非线性模型的线性与非线性部分参数的广义最小二乘法 ,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待辨识的被控对象上进行的辨识实验所得的数据 ,一次性地获得被控对象的良好非线性模型 ,并大大降低了计算工作量。利用输入输出稳定性原理 ,首次提出了一批判定良好非线性模型鲁棒稳定性的判据。为基于良好非线性模型的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指…  相似文献   
180.
利用CFD方法对某款卡车除霜风道的内部流场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显示,该风道内部流场中存在较多的大尺度和小尺度的涡流,而且每个出口的流量分配比例没能满足设计要求。这些涡流主要是由于风道内部的凸起结构和不连续结构造成的。为消除涡流,对该风道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消除明显的涡流,并使其各出口的流量分配比例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