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2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1.
穿越铁路平交道口人员不能准确判断列车的到来,主要是受眼睛视觉区域、对列车到达道口时间估计及对运行列车危险性认识这3种行为特征的影响。通过计算和分析确定:行人安全通过道口的时间为10 s,机动车在到达道口时需要制动的安全距离为28 m;列车信号示警的最小有效距离为333 m;鸣笛示警的声级值在声源轴向333 m处应大于75 dB,在侧向30 m处应小于80 dB。据此提出采用新型音响示警系统和灯光示警系统。新型音响示警系统采用具有指向性好、模拟风笛频谱特性的非制式电笛,新型灯光示警系统采用的头灯不变,加大辅助照明灯的灯碗散角,同时增加闪烁功能。通过试验测试和实际应用测试,结果表明新型示警系统能够满足环保和安全的要求,示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节段接头施工效率和沉管隧道预制化水平,改善现有节段接头连接方案存在的接头截面利用率低、中埋式止水带安装困难、工效低和剪力键浇筑质量差等突出问题,提出以新型钢剪力杆组合结构替代传统剪力键的节段接头连接方案。通过开展剪力杆组合结构单杆、多杆剪切试验,测量剪切荷载、接头相对错动、钢套筒应变和钢筋应力,研究其抗剪性能。以大连湾海底沉管隧道工程为依托,基于材料塑性损伤本构模型,考虑节段接头的细部构造,根据剪力杆组合结构剪切试验对数值仿真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节段接头水平向、竖直向剪切,绕横轴、竖轴弯曲的变形规律和破坏特征,进一步建立三维仿真模型,研究剪力杆组合结构在大连湾海底沉管隧道工程中的工作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剪力杆组合结构的失效由剪力杆的剪断破坏控制,破坏延性特征明显。剪力杆破坏荷载-位移关系可以分为弹性、塑性加强和塑性破坏3个阶段。接头存在间隙时,剪力杆组合结构破坏屈服特征明显。剪切试验数值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节段接头数值试验揭示,在剪切、弯曲作用下接头破坏过程较为复杂,且均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基于接头损伤分析,提出了节段接头位移安全评价指标。对控制工况下...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整体-局部方法的焊接构架承载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乐乐  李培  崔进 《铁道学报》2011,33(8):33-38
高速列车转向架焊接构架是重要的承载部件,承载能力与状况直接关系到安全运营.针对焊接构架承载问题,通过整体模型承载分析确定局部薄弱结构位置、边界条件以及受力信息,实现三重非线性的焊接过程仿真,通过温度场与应力场结果与试验对比验证其可行性.以非闭合焊缝牵引座结构为例,建立局部模型,分析对比焊接残余应力对结构承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地铁车辆中站姿乘员的复杂状态是造成难以预测碰撞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针对站姿假人约束状态、站立方向进行定义与分类,以特定碰撞场景(25km/h两车对撞)下已实现的车体碰撞过程仿真结果为边界条件,建立特定场景下假人损伤评估方法与相关参数阈值定义;获得基于假人的姿态响应、头部加速度、胸部加速度以及腿部受力碰撞时间历程仿真数据。损伤预测表明:站姿乘员在地铁碰撞事故中受到伤害的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部、颈部和胸部,可能导致乘客脑震荡,颅骨骨折,肋骨骨折等。扶手提供的保护有限。乘员站立方向与损伤程度之间无显著规律,假人碰撞响应的力学参数最大值可作为结构设计与预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复合腔体加固盾构隧道极限承载力足尺试验为背景,提出一种可用于模拟盾构隧道结构加固工况的非线性叠合模型,用不同的材料定义复合腔体和管片,用双向弹簧单元模拟未加固隧道与复合腔体间的粘结,并通过对比足尺试验结果,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同时详细地描述了一些关键参数的取值,并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形象地描述了结构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为运营地铁盾构隧道的工程加固提供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持续优化某商用车型整车热管理性能,改善整车热流场、优化冷却系统散热性能,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针对不同导风装置对发动机舱流场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文章在某重型商用车上匹配一款13 L燃气发动机,通过优化发动机定位及护风罩结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型式的护风罩对机舱流场的影响,得到了发动机舱内部压力、速度分布,流经冷却系统各个位置的风量及回流情况,为优化机舱热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优化后护风罩在额定工况、大扭矩工况机舱内流场流线更均匀,且冷却模块各个位置的流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回流均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足尺试验的方法对复合腔体加固盾构隧道整环极限承载力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试验模拟盾构隧道在上部堆载作用下的静力加载试验,通过分析结构整体的受力过程、破坏模式和极限承载能力等,总结出复合腔体加固方法作用下的结构力学性能及结构破坏的关键性能点。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腔体加固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盾构隧道的极限承载能力和刚度。该加固方法具有快速轻型的特点,这将是未来盾构隧道整环加固的一个全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现有运营盾构隧道的服役状况来看,大变形区间隧道管片接头的张角变形通常会超出设计要求,必须进行及时加固以控制变形。复合腔体作为一种新型加固材料具有轻型和快速加固的特点,能较好的应用于运营地铁隧道的快速加固。以复合腔体加固纵缝接头为试验对象,采用足尺试验方法对加固及未加固的纵缝接头的受力性能及其破坏形态分别进行比较,得到复合腔体加固接头的破坏机理,并对其加固效果进行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专家访谈法、定量测试、随车深访、小组座谈会等用户研究手段,从使用场景、用户感知维度出发建立用户主观测试方案,测试方案的核心为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测试用例建设,其中指标体系包含座舱硬件、人机交互、系统生态、创新功能四大模块,指标层级为三层,实现对于现有功能和创新功能两个类别的评价测试.研究结合对市场主流智能座舱标杆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