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29篇
公路运输   154篇
综合类   106篇
水路运输   163篇
铁路运输   56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研究目的:为确定水泥土搅拌桩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加固效果,以太焦高速铁路某工段为背景,首先,试验测试该路段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确定其湿陷性指标和湿陷等级,分析其力学特性的变化特点;其次,设计该黄土地基的加固方案以及水泥土搅拌桩的试桩参数,抽芯检测试验桩体的成桩质量;再次,通过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并结合数值分析,研究不同试桩参数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最后,在地基加固试验段铺筑试验路基,采用现场监测、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研究路基的沉降变形规律。研究结论:(1)3种水灰比试验桩的成桩质量良好,测得试验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为1.6 MPa、1.8 MPa和2.0 MPa,均大于1.0 MPa的工程设计要求,最终确定该工程施工所用水灰比为0.50;(2)现场试验所得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61~266 kPa,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所得其特征值分别为282.87 kPa和209 kPa;(3)现场监测、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所得试验段路基的最终沉降量分别为21.17 mm、31.25 mm和26.14 mm,该复合地基强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4)本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软土地基...  相似文献   
492.
甬舟铁路已列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其总体走向与甬舟高速复线一致,综合规划控制、通道资源、工程实施周期等因素,可考虑公铁合建,从交通现状、交通需求、功能定位、建设方案、建设时机等方面对公铁合建必要性进行了研究,为类似通道建设方案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93.
良好的船体结构设计对于提高船舶结构稳定性和创造船舶安全高效作业条件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三维软件MAXSURF Structure,采用模块化结合参数化的方法对某尖舭型快艇艇体结构进行建模设计,对Structure模块在艇体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对同型艇艇体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94.
基于大涡模拟LES和雷诺时均N-S方程RANS对不同风舷角下的大型水面舰船风场进行数值模拟,并采用Isherwood经验公式对其风载荷进行计算。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经验公式进行对比,验证LES和RANS二者对大型水面舰船风载荷预报的适用性。同时,对比分析基于LES法与RANS法模拟得到的不同风舷角下大型水面舰船的风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数值模拟法能获得合理的数值预报结果,而Isherwood法在部分风舷角下的适应性较差;采用LES法和RANS法得到的表面风压、流线和速度场差异不大,而涡结构差异较大;LES法能较好地捕捉到大尺度漩涡破碎生成小尺度漩涡,而RANS法仅能捕捉到少量长条结构的大尺度漩涡和涡鼓包。  相似文献   
495.
电伴热是极地工程装备的一种保温和防冻方式,自然对流是影响电伴热系统换热的关键因素。论文针对极地装备的圆管构件,基于传热学理论设计和建立极地气候环境模拟实验室,用于测量极地环境下的水平圆管自然对流换热,其温度范围为-51.7~0.7°C,加热功率范围为0.5~21.1 W。采用恒热流加热方式,分析加热功率和环境温度对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并基于试验数据提出了瑞利数Ra在3 790~111 000范围时它与努塞尔数Nu的函数表达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水平圆管自然对流换热系数随着加热功率的升高和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与试验数据整体误差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496.
针对火灾情况下的温度变化问题,以气体FPSO平台为例,选取该海域常见海况,研究不同风速、风向下的喷射火模拟。采用基于流体动力学(CFD)的火灾动态模拟(FDS)软件进行喷射火模拟,研究喷射火场景下平台上部模块的火场及温度场分布规律,并探寻不同风速、风向对火场的分布规律影响。对火焰形态进行研究发现,火焰沿风向飘移,当喷射火为垂直喷射火时,火焰作用于甲板上的面积与风速大小成反比。对温度场进行研究发现,温度场的分布与火焰的分布规则基本一致,甲板上的高温区域位于泄漏口上方甲板顺风向的位置,且风速越大,高温区域距离泄漏口在甲板投影的位置越远。由于风速大会加快结构与外界的热交换,因此,风速越大,甲板上的温度场面积越小,最高温度越低。模拟结果对于气体FPSO上部模块发生喷射火灾时的消防与救灾抢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7.
为探明轨距杆对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轮轨动力学性能影响,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机车以70 km/h的运行速度通过R300 m曲线时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和轮轨磨耗,系统对比分析了运行速度、曲线半径和轨距杆对机车通过小半径曲线时钢轨跨中轨距动态扩大量和轮轨磨耗数,进一步研究了轨距杆的布置间距对线路横向稳定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轨距杆能够加强轨道轨距保持能力并减小曲线外侧钢轨翻转角;相比未安装轨距杆的曲线,安装了轨距杆的曲线其内侧钢轨的接触点更靠近曲线内侧;机车通过有无轨距杆的小半径曲线时的轮轨磨耗数和轨距动态扩大量均随着曲线半径减小和运行速度增大而增大;增大轨距杆布置密度可以有效增强线路轨距保持能力,当轨距杆布置间距由4个轨跨减小至3个轨跨时,轨距动态扩大量将降低36.3%。  相似文献   
498.
以某型特种滑行艇为基础计算模型单元,基于编队海上列车概念,提出4种典型编队形式并进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计算,探索多艇编队航行的减阻可行性,并开展多艇编队航行水动力分析,对指导海上多船编队航行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99.
<正>多媒体教学指的是以计算机为中心,将图片、影像、动图、视频等集成在一起制作成各种教学课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PPT教学课件。  相似文献   
500.
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在结冰的渤海海域发现了油气资源,进而促进了海冰问题的研究,相继开展了大规模海冰调查、海冰生消与运动、海冰物理力学行为、冰荷载、抗冰结构设计及海冰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并进行了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我国的海冰研究成果不仅保障了渤海油气开发的建设与运行,而且对于目前在黄海和渤海冰区的风电场基础设施建设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文中将从冰区海洋资源开发的角度,回顾我国海冰研究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