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15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1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分析了我国税务稽查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我国税务稽查内部控制体制的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2.
王勋  ;李杰  ;张晓军 《中国水运》2010,(11):217-218
结合黄山至祁门高速公路大桥头隧道隧址低山丘陵浅变质板岩特性,阐述开挖、支护施工及安全生产管理情况,介绍公路隧道浅埋浅变质板岩安全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3.
全旁承支重结构的轨道车辆承载摩擦副的性能直接影响车辆蛇形失稳临界速度及车辆曲线通过性能。对于承载摩擦副的摩擦系数测试方法,TB/T 3270《铁道货车心盘磨耗盘》及TB/T 2841《铁道车辆空气弹簧》规定了不同的测试方法,循环次数、载荷条件、试验振幅及试验速度均布相同。本文通过对试验条件变量的对比,最终确定的承载摩擦副摩擦系数测试方法,有助于掌握最准确的车辆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4.
铁路车辆部件抗疲劳评估的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铁路车辆的安全运用及服役评估出发,论述了转向架部件(如构架、车轴等)的抗疲劳评估及应用进展,重点分析了合金钢EA4T车轴和碳素钢S38C车轴的设计理念差别,阐明了车轴运用评估中存在的难定量和过保守的理论局限性; 首创了“名义应力”+“损伤容限”有机融合的阶梯疲劳评估方法,给出了样本信息聚集改进原理、基于单轴拉伸的裂纹扩展模型、应力-缺陷-寿命的三参数评估图和表面残余应力重建等四大关键技术。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传统名义应力法的抗疲劳设计给出的寿命预测偏于保守,导致车辆部件维修不足或者过度维修; 基于单轴拉伸性能的新型裂纹扩展模型的精度优于NASGRO方程; Kitagawa-Takahashi图把基于名义应力的疲劳极限和基于断裂力学的缺陷特征有机关联起来,比Goodman图更直观、定量和全面; 基于表面单位压力法,获得了与实测结果一致的S38C车轴的压缩残余应力分布,表明压缩残余应力的引入提高了新干线车轴的抗微动磨损能力和抗疲劳裂纹扩展能力; 广域环境服役、超高周疲劳、增材修复再制造、断裂求解技术及动力学和强度学结合等问题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5.
在统计物理的平坦时空中相关函数的传统定义的基础上,利用平移传播子技术,重新定义了一种弯曲时空连续统的Ricci曲率能量相关函数,并计算了Einsterin引力、洛伦兹引力及4-导数引力时空连续统对它的最低阶贡献,得到了一系列精确结果,同时表明,在k^2级,3种引力时空连续统中,除Einstein引力外,另2种引力的Ricci曲线能量相关函数皆不为零,从而得到可能存在曲率激发的结果。  相似文献   
46.
47.
48.
为充分了解山区高墩弯桥地震响应特性和抗震性能,以打庆高速打扮1号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了计算模型并进行时程分析,研究了地震动入射角和摩擦摆支座对墩顶位移和墩底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震动入射角的变化,墩顶纵向位移和墩底内力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最大纵向位移并未出现在最高墩的墩顶;摩擦摆支座曲面半径和摩擦系数的变化对墩顶最大纵向位移的影响较弱;当曲面半径一定、摩擦系数取为0.01时的墩顶纵向位移和墩底内力均为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