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1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13.
长距离大直径盾构隧道洞内单车道段车辆调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盾构隧道洞内无轨运输具体的车辆调度方案,依托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工程采用预制中间箱涵、现浇两侧箱涵的方式建成双层结构),根据本工程物料运输的特点,以重要物料优先考虑、减少车辆等待时间为原则,提出单车道段车辆调度方案,并针对方案中各车辆行驶和卸料用时之间的关系,建立运输车辆调度数学模型,对该车辆调度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通过模型分析可得出结论: 该车辆调度方案能满足工程中物料供应的要求,单环运输周期和单车道长度呈线性关系。并得出本工程设定工况下的运输间歇为0.48 h,最小掘进周期为1.52 h,单车道极限长度为1.16 km,掘进速度最大可提升32%。  相似文献   
14.
在无轨运输方式下,随着隧道掘进距离的增长,洞内车辆调度成为制约盾构高效掘进的关键因素。为优化长距离盾构隧道洞内车辆物料运输流程,提高车辆的运输效率,以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为例,对独头掘进5 468 m的长距离泥水盾构隧道进行物料运输优化,并建立长距离隧道车辆无轨运输优化模型。结果表明: 车辆极限运输长度Lmax和车辆投入数目呈正相关关系,投入6辆双头车可以满足本工程独头掘进5 468 m的运输需求; 车辆最长滞留时间相比于原方案减少131 min。该优化模型可为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洞内物料运输方案提供理论指导,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光滑节理模型的单节理岩体数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光滑节理模型,用颗粒流程序对完整岩石和单节理岩体进行数值试验。光滑节理模型的选用避免了标准接触模型中节理面颗粒间的"颠簸"效应。数值模型中选取的细观参数与室内试验获得的岩样宏观参数一致。数值试验与室内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节理面的存在降低了岩石的抗压强度;岩体的抗压强度随着节理倾角的改变而改变,随着节理倾角的增大,岩体的强度先降低随后增大;当节理面与潜在破坏面的方向相近时,岩体受压破坏沿节理面发生,当节理面倾角θp=45°+φs/2时,岩体强度下降得最多。随着围压的增大,节理岩体的强度显著提高。数值试验与室内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基于光滑节理模型的数值试验结果较为可靠,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于等效岩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复合式TBM(全断面硬岩掘进机)和盾构刮刀磨损的实时监测,研发一种新型刮刀磨损实时监测系统。系统由磨损感知模块、数据读取及发送模块、无线接收网关、上位机软件4个部分组成。其中磨损感知模块由14个等阻值耐高温碳膜电阻并联组成,为该系统的核心。系统通过贴合于试验刀具表面的磨损感知模块实时感知刮刀的磨损量,并由数据读取及发送模块将信号发出,经无线网关接收数据后传送至上位机软件。根据理论推导提出刮刀磨损量监测计算公式,并进行室内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刮刀磨损感知模块在磨损过程中信号稳定且不失真,磨损量误差控制在1 mm以内,室内环境下无线传输距离达30 m。监测系统能实现刮刀磨损的实时监测,具有较高的精度,对复合式TBM和盾构刮刀磨损实时监测工程难题的解决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