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21篇
铁路运输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晓飞 《世界海运》2009,32(7):54-55
船舶常年航行于世界各个水域,遇到雷暴天气较多,相对于平坦的海平面而言,航行在水面上的船舶无疑成为海面上唯一的突出物,构成了诱导带电积雨云放电的理想条件,因此船舶受到雷击的机会较多,船上设备、人员、货物受到雷击损害严重,甚至导致沉船、火灾等严重灾难事故.  相似文献   
12.
耐压结构在使用前一般都要进行内压试验,经过内压试验后结构的焊接残余应力会发生改变。残余应力的变化会对结构的力学特性有一定影响。文章首先运用ANSYS的APDL语言编写了大尺度锥柱耐压壳模型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程序,对耐压结构的初始残余应力和经过内压试验后残余应力的变化进行计算;然后,采用X射线无损检测方法对该大尺度锥柱耐压壳模型的初始残余应力和经过内压试验后的残余应力进行测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内压增加,内壳残余拉应力不断降低;而外壳残余压应力则变化不大;并且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该文研究结果为更加合理可靠地进行耐压结构力学特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晓飞 《中国修船》2009,22(2):14-15
船舶污染对海洋环境以及海洋经济会造成严重后果,在航海院校中加强海洋防污染教育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就船舶对海洋造成的污染进行了综合论述,详细介绍了船舶污染的种类及其特征并提出在航海教育中增强学员海洋防污染意识的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晓飞  白宁 《中国修船》2008,21(Z1):43-44
文章以中海壳牌南海石化东联港/马鞭洲的输油臂设施为例介绍了输油臂的相关知识,对其操作过程分重点作了讲解,并展望了这种设施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国际船舶需求旺盛,船海工程专业毕业生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外,对外语的应用能力也有相应的要求。由于船海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是进入船厂工作,综合考虑学生今后工作环境和其对专业英语的需求实际,本文认为,在船海工程专业《船舶概论》课实行双语教学是目前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裂纹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随着铁路、公路、城市建设规模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混凝土工程裂纹问题  相似文献   
17.
干海子特大桥为交通部西部山区科技示范项目依托工程,是一种新型的钢管混凝土桁架连续梁桥。该桥主梁采用钢管混凝土桁架梁,结构新颖,但由于该桥所处地理环境条件恶劣,地形复杂,桥型由多个曲线组成,最小曲线半径仅为356m,纵坡大,施工难度大,为高难险工程。结合本工程实际特点,在上部曲线型桁架梁的架设施工技术方面深入研究和应用,对主梁架设采用的拖拉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干海子科研桥结构大量采用了非市场标准管径的钢管,为满足施工需要,施工方采取了现场卷制方式进行生产,解决了钢管需求。对现场钢管卷制制作工艺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现有的船舶零航速减摇鳍都采用液压伺服系统,但是存在许多缺点。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探索了电伺服系统在零航速减摇鳍上的应用。根据零航速减摇鳍的负载特性和对驱动能量的要求,选择了适合该系统的驱动电机和主电路形式。按照从内环到外环的顺序确定调节器的形式和参数。为了减小负载扰动的影响,设计了适合该系统的非线性PID调节器,并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参数整定方法。在Matlab平台上对该伺服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动态性能良好,完全满足零航速减摇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对AH32钢T型试件进行疲劳试验,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T型焊接接头的应力分布及疲劳寿命进行数值模拟,最终将疲劳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研究发现,T型焊接接头在焊趾附近处应力值最大,寿命最短。本文研究结果为今后船海结构物的疲劳寿命预测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