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研制高性能地铁管片,对两组不同长度的短切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一组聚丙烯纤维水泥混凝土及一组普通混凝土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掺入混凝土中后,对抗拉和抗折强度影响不大;显著地提高了水泥混凝土的抗冲击、韧性、抗冻性能,水泥混凝土的干缩性能提高不显著,掺入体积率0.1%玄武岩纤维后混凝土疲劳寿命增加了3倍,冲击韧性增加了3倍,玄武岩纤维强化了混凝土材料的动态强度;玄武岩纤维的增强性能比聚丙烯纤维高,由于纤维分布形态不同长型(30 mm)玄武岩纤维的增强性能不及短型(18 mm)玄武岩纤维。玄武岩纤维作为一种新的加强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尚需实际工程中应用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天津站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方案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阐述大型立体交通工程——天津站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方案及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天津站交通枢纽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琦  焦莹  李竹  徐源 《中国铁路》2006,(11):26-29,42
天津站交通枢纽总体规划遵循其规划原则及功能定位,集既有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津秦铁路客运专线、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中心、地下停车场和市政交通为一体,形成了铁路客站、交通广场、景观广场、站后公交中心、站前公交中心五大功能分区,各分区之间及各分区不同层次之间设置相互联系的通道。根据客流预测规模,提出换乘中心的设计方案,在满足各种交通方式功能的前提下,重点解决城际铁路与轨道交通及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问题。交通枢纽的关键技术重点解决运营模式研究与确定,消防安全技术策略,超深多层大面积环控通风技术,平战结合的地下人防综合设防技术,盖挖逆作法综合技术等,成为连接北京、上海、东北方向的便捷通道。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制备工艺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层叠构型的内凹负泊松比蜂窝结构的构型及制备方法,并对泡沫填充负泊松比蜂窝结构开展平面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泡沫填充内凹负泊松比蜂窝结构在受压时拥有较高的比吸能率,是一种吸能特性优良的复合构型。研究成果为该新型复合结构构型在船用舷侧防撞吸能结构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