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83篇
综合类   53篇
水路运输   73篇
铁路运输   55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探究不同水胶比的混凝土在硫酸盐溶液中的腐蚀寿命,从相对抗压强度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角度出发,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对W/B=0.26,0.32和0.38的3种混凝土试块进行硫酸盐腐蚀干湿循环实验,同时对所得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抗腐蚀能力与水胶比呈反比,水胶比越大,混凝土的抗腐蚀能力越差;混...  相似文献   
52.
53.
54.
试论教学督导的作用及组织形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教学督导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提出建立督导机制及督导人员配备的条件,探讨了教学督导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55.
阐述了分布式数据库车站货运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局域网LAN(LocalAreaNetwork)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和特点,以及货运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56.
57.
既有铁路桥涵过渡段是最容易被忽视而发生病害的薄弱部位,发生不均匀沉降就会引起晃车,甚至影响行车安全。本文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并采用高密度电法对既有桥涵过渡段病害情况进行了检测。通过加固前后层析成像剖面的对比,证实了高密度电法具有高效、深探测和数据精确的特点。该法在工程检测领域将有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8.
汽车动力性在线检测新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分析目前汽车动力性检测存在理论缺陷、设备价格昂贵、检测可操作性差的基础上,通过力学分析,建立一种新的检测理论模型,提出一种通过改变检测台转动惯量检测汽车动力性的方法,提供了汽车动力性检测与评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9.
沟口堆渣体占据大面积沟道而束窄泥石流流通渠道,将会改变泥石流运动特征,导致泥石流对右岸的冲刷作用增强,进而产生较严重的泥石流灾害。若较大规模泥石流可能会引起堆渣体局部失稳,甚至堵塞沟道进而形成更大规模泥石流。通过对某水电站弃渣场工程区域环境地质的研究,在调查干河沟地形地貌、沟谷形态及物源分布等特征的基础上,对渣体进行稳定性计算,并对泥石流的影响做了较为科学的评价。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针对堆渣体和右岸边坡可能的失稳破坏方式、规模及工程影响,提出简要的防治处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0.
采用Auto Pore IV 9500全自动压汞仪和智能型多功能混凝土耐久性综合试验仪,分别研究负温(-3℃)及标准养护条件下,引气混凝土净浆孔结构特性和混凝土电通量随龄期增长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龄期越长,混凝土总孔体积、平均孔径、临界孔径、最可几孔径、孔隙率和电通量减小,而骨架密度增大。掺加0.01%引气剂,可以使混凝土平均孔径、临界孔径、最可几孔径、骨架密度和电通量减小,总孔体积和孔隙率增大。负温养护条件下,含气量为4.1%的混凝土渗透性与标准养护条件下相比,在28,56,84,112和140 d龄期内渗透性增长率在70.77%~114.35%之间波动。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