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40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结合西宁湟水河大桥1根嵌岩桩桩底压浆前后的试验资料,对比分析了桩底压浆对嵌岩桩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特性发挥的影响:嵌岩桩经过桩底压浆,改善了桩底沉渣的受力特性,增大了沉渣的强度和变形模量;在浆液压力下对桩侧泥皮进行置换填充,在一定程度上渗透挤密桩周泥岩,增强桩身与桩周、桩端整体嵌固能力,嵌岩桩整体承载力提高幅度为14%...  相似文献   
12.
黄挺  龚维明  戴国亮 《公路》2011,(2):217-222
对印尼苏拉马都跨海大桥9根超长钻孔灌注桩采用自平衡法进行了静载荷试验.测试得到了桩端压浆前后的桩基承载力、桩端阻力及桩侧摩阻力.根据压浆前后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压浆后桩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为10.32%~170%,桩端阻力提高幅度为8.46%~207.6%,侧摩阻力提高幅度为8.32%~120%,整桩承载特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应用抗拔桩,以其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为研究对象,分析承载力计算值与实测值差异较大的问题,基于变形破坏面形式对抗拔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试验,对各种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标准模型,Meyerhof模型和Das模型均忽略桩的自重,计算值偏小,适用于长径比不大的抗拔桩:Chattopadhyay模型计算方法可行,但过程较复杂,适合砂性土层,Shanker模型考虑桩入土深度与桩径比值的关系,当比值大于20时计算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倒圆锥台考虑了桩的自重,Kotter模型基于Kotter方程计算,水平条分法假设破坏面为曲面,并根据极限平衡理论计算承载力,其计算值均与Vesic测试试验结果比较接近,且适用于各种土层条件下承载力的计算,均可作为计算等截面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新型自平衡法试验原理。应用该方法时,先将专用接头焊接在钢管桩自平衡点处随桩一起打入,测试时清除荷载箱接头上部泥土,将伸缩式荷载箱安装在接头处,从而实现钢管桩自平衡法加载。基于钢管桩新型自平衡法试验,对在上海市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1.7 m的大直径钢管桩承载特性进行分析,成功获得了大口径钢管桩总承载力以及侧摩阻力与端阻力,取得了较好的测试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马鞍山长江大桥所在区域钻孔灌注桩的承载特性,采用自平衡测试法进行4根试桩静载荷试验。基于实测数据,对桩总承载力、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以及承载力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南岸锚碇区试桩桩侧摩阻力地勘报告值与实测值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相符。试验研究成果直接用于该工程桩基设计,同时为类似桩基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国道主干线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东段工程建设项目,针对特殊地质条件,研究特有区域地质条件下挤扩支盘桩的承载性能。运用两种静载试桩法(自平衡法、堆载法)对单桩承载性能进行现场试验,并在挤扩支盘桩的同一场地进行了等截面桩的对比试验。通过对比试验分析支盘桩的承载性能,得出支盘桩的支盘发挥的作用占总承载力的40%左右,支盘桩单方混凝土承载力可以提高30%~40%左右,其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支盘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堠门大桥深长嵌岩桩承载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西堠门大桥直径2.8 m嵌岩桩静载试验和应力测试结果,分析了大直径深长嵌岩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特性,结果表明,在桩侧、桩端岩石强度较高的条件下,侧摩阻力和端阻力在桩岩相对位移和桩端位移很小变位下就能够发挥出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黄河地区大直径超长桩的承载特性,采用自平衡测试法进行2根试桩静载试验,并采用钢筋计测试元件进行了桩身轴向应力测试。基于实测数据,对桩总承载力、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以及承载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将桩端阻力实测值和《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规范》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SZ9桩桩侧摩阻力地勘报告值基本大于实测值,SZ10桩桩侧摩阻力地勘报告值与实测值基本接近,公路桥涵地基基础规范对砂土类的桩端阻力深度修正系数取值偏大,导致桩端阻力计算值远大于实测值。研究成果对黄河特殊地质条件下超长大吨位桩基础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岩溶地区某一试桩同时采用传统静载试验和自平衡法进行了检测,测试结果比较接近,验证了自平衡测试技术在岩溶地区应用的可行性。由测试过程可以看出,锚杆横梁反力装置仅适用于岩溶地区吨位较小的试桩,对大吨位的试桩,建议采用自平衡法进行测试,充分体现了自平衡法基本不受吨位限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桩承载力自平衡法的几个关键问题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维明  戴国亮 《公路》2005,(8):24-27
主要针对桩自平衡试桩法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最终归纳为3个关键问题,即:(1)上、下两段桩的平衡点确定问题;(2)承载力的确定问题(包括自平衡试桩等效转换问题);(3)自平衡法用于工程桩问题。最后就此3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