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24篇
综合类   31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36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微机控制EQ140汽车冷却水泵试验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EQ140汽车冷却水泵试验系统的组成原理和实现方法,该系统采用转速补偿的方法,通过微机控制、采样和处理,实现冷却水泵出厂试验参数的自动准则测试。  相似文献   
63.
为优化城市道路瓶颈的通行能力,有效改善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状况,建立瓶颈度评价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云模型进行定量评价得到各指标的评价值,据此进行分析排序找出道路瓶颈的主要影响指标;通过综合云评价得到道路瓶颈度值,根据瓶颈度值将同一城区内瓶颈路划分为不同迫切层级,为主管部门改扩建道路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从发送作业、途中作业、到达作业3个方面分析铁路货运业务流程,提出铁路货运业务流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业务流程再造的思路,根据电子商务模式下铁路货运流程再造的目标,采用渐进式再造法对铁路货运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通过电子商务模式下铁路货运业务流程的优化分析,为作业模式和流程细化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五十铃汽车公司的FORwARD天然气(CNG)车自1997年开始销售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好评,此次开发撤下了以往的6HA1-CNG型发动机,采用从2005年开始销售的ELFCNG车用发动机所用的多点喷射(MPI)系统,重新开发了6HF1-TC型发动机,并配装于新型FORWARD车。新开发的CNG—MPI发动机实现了清洁排放,在满足2003年CNG车排放限值的同时,还获得了低排放重型车的认证。另外,新采用了怠速停止及起动系统,进一步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  相似文献   
66.
67.
针对今后构建集装箱中心站、开行枢纽之间的集装箱班列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铁路枢纽内部集装箱货流向集装箱中心站输送的若干方案,并且进行了消耗箱小时和货车费用的分析,以满足今后开行枢纽之间集装箱班列的货流运输要求。  相似文献   
68.
考虑波浪作用影响的船舶破舱进水横摇时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户艳宏  马宁  顾解忡 《船舶工程》2011,33(4):1-4,19
进行了船舶在横向规则波中舱室破损进水的二维时域模拟,采用准静态法,认为所有进水液面为水平,进水过程考虑破口内外液面变化,应用简化的水动力模型(伯努利方程)计算进水体积及进水倾斜力矩.考虑波浪静水压力作用,研究横向规则波频率、波高、破口位置对船舶破舱进水横摇运动时历影响.  相似文献   
69.
为研究城市道路检查井井周路面破坏机理,在路面病害调查的基础上,考虑井盖的振动和变形,建立车-井盖耦合振动模型,分析车辆动载特性,建立检查井及井周路面结构模型,计算车辆荷载作用下井周路面力学响应,探究其破坏机理.结果表明:井周路面破坏失效半径一般在1.2 m以内;检查井沉降量主要分布于0~10 mm,检查井不均匀沉降导致的坡度变化主要分布于-1%~1%;井周路面最大间隙值为35 mm,常规路面最大间隙值均在5 mm以内,井周路面平整度明显比常规路面差得多;车辆经过井周路面时动载特性明显,可达静载的1.29倍;车速、检查井沉降量、井周路面平整度、检查井不均匀沉降及井周路基、路面压实不足等因素均对车辆荷载作用下井周路面的破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0.
本文通过工务系统职工伤亡与人机关系的分析,阐明了加强人机接口的重要性。从而调节人与机车车辆、人与作业环境的协调关系。采用工务作业人员穿明黄色工作服,使用报警设备。对讲机、设置专人防护和作业标志等措施,达到了较好的安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