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38篇
综合类   35篇
水路运输   24篇
铁路运输   28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71.
首先,分析了陡坡效应的形成机理以及陡坡段横向受荷桩的受力特性.其次,基于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通过对桩周横向荷载及岩土体抗力的合理简化,建立了考虑陡坡效应的横向受荷桩简化受力模型.然后,将桩身划分为若干段,将桩周荷载及岩土体抗力等效为节点荷载,分别积分计算出各节点的弹簧刚度系数,进而利用纽玛克数值计算方法进行递推运算得到桩身内力与位移.最后,以某实际工程为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桩身最大弯矩及水平位移最大误差均不足5%,验证了纽玛克数值计算方法及程序是合理可行的,且考虑陡坡效应后的计算结果偏大,对工程安全性有利.  相似文献   
72.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路面车辙深度的影响程度,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法测试不同荷载、温度、速度条件下的车辙深度,分别以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其结论一致表明各因素对车辙深度的影响程度排序为:荷载>速度>温度。建立沥青路面车辙深度 GM(1,1)灰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分析,表明利用灰理论建立的 GM(1,1)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对不同使用时间的路面车辙深度进行预测,为路面行车管理和养护维修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3.
74.
结合生态城市和生态交通的理念,文章提出公交站点生态化发展策略及建设方案;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节能减排与社会效益评估三方面,对建设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研究显示:建设方案技术上可行;建造费用为现有公交站的2~2.3倍,年运营维护费为现有公交站的1.3~1.4倍;但一个生态化站点一年内能提供电量700度左右,减少CO2排放量570~610 kg,局部降噪0.42~1.97 dB、降尘5~23 g、降温0.88~1.36℃,社会效益突出。  相似文献   
75.
我国大型客货车辆安全技术标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大型客货车辆安全标准现状及其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剖析在汽车生产管理、机动车查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等标准执行层面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对我国大型客货车辆安全技术标准研究工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6.
针对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列车车下走行部状态在线检测系统的实际要求,提出了运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技术进行平轮检测信号采集的总体方案。介绍了运用DSP技术检测平轮的硬件支持,并给出其软件设计流程。实践证明,用DSP实现高速多通道数据采集,用在线检测列车车下走行部状态,能够满足信号的分析要求,且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7.
公交停靠站对城市道路交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车辆运行速度较快的主干路路段.以直线式、左侧港湾式、右侧港湾式停靠站为对象,利用无人机采集数据,构建影响率计算模型,研究和对比分析公交车辆进出不同型式停靠站时对主干路路段的交通影响.结果表明:受影响的社会车辆行为表现为减速跟驰、减速通过、停车等待、变换车道、借道通过 5种,以减速跟驰和变换车道为主;直线式停靠站对交通运行总影响最大;公交车辆在直线式停靠站静止停靠时影响最大,在港湾式停靠站加速出站时影响最大,且其在左侧港湾式停靠站处的停车不规范,易导致社会车辆的借道通过行为;受影响的社会车辆行为发生位置的分布亦区别较大.  相似文献   
78.
路面管理系(PMS)已经成为道路管理部门养护规划以及道路养护投资的重要分析工具。将组件式GIS应用于路面管理系统是实现公路管理信息化、可视化和网络化的有效手段。建立基于组件式GIS的路面管理系统,实现路面管理系统的可视化,路面管理系统的空间分析及养护方案决策,为各级养护管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辅助信息,提高公路管理工作的效率,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9.
全面而准确地描述信息系统的本质需要从多个角度建立其需求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Zachm an框架的信息系统需求工程建模方法,从多个不同的方面构建了描述需求的模型,形成了分析信息系统需求的建模框架.这种框架具有多视角、灵活应对变化、与技术无关以及与现有建模方法有效集成4大优点.  相似文献   
80.
为探究抗滑桩合理桩间距的计算方法,首先,考虑桩侧土拱及桩后土拱的联合作用,建立出相应的双土拱简化计算模型。其次,基于Mohr-Coulomb破坏准则及极限平衡理论,依次分析桩侧土拱、拱间土体及桩后土拱的受力特性。然后,以静力平衡与拱脚处截面强度为控制条件,分别获得桩侧土拱及桩后土拱的极限承载力,进而联立求解出联合作用时的极限承载力,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抗滑桩合理桩间距计算公式。最后,通过某工程实例对此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工程实例结果吻合较好,该公式用于抗滑桩工程中计算合理桩间距是可行的;并对比分析了其他现有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值存在偏差的原因,进一步验证了双土拱模型的优越性。此外,为探究合理桩间距的影响因素,依次分析了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及黏聚力)、抗滑桩截面尺寸(正面宽度及侧面宽度)、均布滑坡推力及滑坡推力分布形式(沿桩长方向)等参数对合理桩间距的影响,并综合考虑各参数拟合出合理桩间距的简化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合理桩间距随土体黏聚力、抗滑桩侧面宽度及抗滑桩正面宽度增大近似呈线性增大,随土体内摩擦角增大呈非线性增长且增长速率逐渐增大,而随着滑坡推力的增大,合理桩间距呈现出非线性减小且趋势逐渐减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