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针对渡线道岔无砟轨道结构发生较大偏移影响了线路平顺性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试验验证和工程实践,分析了在天窗时间内渡线道岔无砟轨道纠偏修复的技术难点,研究了基于高聚物化学解黏与气垫抬升的渡线道岔无砟轨道结构纠偏修复关键技术、工艺流程以及轨道动态性能同步监测技术。结果表明:底座板与基床表层间黏结系数对纠偏时千斤顶横向顶推力影响显著,黏结系数从0.5逐渐增加到1.0,2.0,5.0时,千斤顶横向顶推力最大值增幅分别为62.1%,144.9%,290.2%;通过高聚物化学解黏与气垫抬升技术相结合,确保了轨道结构与掺水泥级配碎石层的完全脱离,显著降低了底座板与基床表层间的黏结力与摩擦阻力,为纠偏的成功实施创造了条件。该技术实现了天窗时间内对道岔无砟轨道的无损伤纠偏,线形控制良好,线路平顺性改善显著,纠偏修复后道岔无砟轨道动态性能满足动车组高速运行时的安全性和平稳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济青(济南—青岛)高速铁路为依托,针对曲线超高段聚氨酯固化道床的工程应用,总结其施工工艺。结果表明:曲线超高段聚氨酯固化道床施工工艺与正线基本一致;聚氨酯材料起发时间应控制在14~15 s;曲线超高段聚氨酯固化施工后,轨面高程普遍呈下降趋势,其变形值一般小于2 mm,但内轨侧变形一般大于外轨侧,差值约1 mm。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石粉、煤粉、黏土和机油模拟道砟中的脏污材料,研究脏污材料含量对聚氨酯固化材料与道砟的黏结性能以及固化材料与道砟固结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黏结界面聚氨酯固化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道砟中粉体脏污材料含量的增加,聚氨酯固化材料的黏结强度逐渐降低,粉体脏污材料含量不超过0. 6%时其对聚氨酯固化材料与道砟固结体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与粉体脏污道砟黏结时固化材料的黏结破坏为本体断裂;与粉体脏污材料相比,机油对聚氨酯固化材料黏结性能以及固结体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与油污道砟黏结时固化材料的黏结破坏为界面断裂,且在压缩循环荷载作用下固结体残余变形量较大。综合考虑固化材料的黏结性能、灌注性能和固结体力学性能,道砟中粉体脏污材料含量不宜超过0. 6%,且不宜含有机油。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应用日益广泛深入,由于技术需求,现在各自独立的语音网络、数据网络和视频网络将会根据IP协议逐渐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15.
以纠偏对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影响程度为研究目标,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无砟轨道结构力学分析模型,通过实测结果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分析单点顶推纠偏、多点顶推联合纠偏对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各层受力与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纠偏范围从12 m变化至60 m时,单点顶推单次最大纠偏量由0.19 mm增加至1.34 mm;2)纠偏范围为60 m时,纠偏温降从0℃变化至-40℃,则单点顶推单次最大纠偏量由1.34 mm增加至2.12 mm,单点顶推临界最大温降幅度为-4.4℃,对应最大纠偏量为1.44 mm;3)多点顶推联合纠偏时,随着顶推间距由2 m增加至3 m,轨道板、CA砂浆和支承层的纠偏量分别减少1.25%,1.28%和1.32%,而轨道板和支承层的拉应变分别减少8.72%和12.14%,顶推间距3 m时轨道结构受力更有利.  相似文献   
16.
表观密度对聚氨酯泡沫固化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化聚氨酯固化道床的研究,通过调整用水量控制聚氨酯泡沫固化材料的表观密度,研究表观密度对聚氨酯泡沫固化材料拉伸性能、撕裂性能、压缩性能和黏结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聚氨酯泡沫固化材料的泡孔结构。结果表明:聚氨酯泡沫固化材料的表观密度直接影响其泡孔结构,随着表观密度的增加,泡孔数量及大孔数量均减少,而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压缩强度均呈线性增加,黏结强度逐渐增大。因此,综合考虑技术性和经济性,对碎石道床承载力和稳定性有更高要求的重载铁路而言,宜采用表观密度为165~200kg·m-3的聚氨酯泡沫固化材料;聚氨酯泡沫固化材料能够与混凝土和道砟石良好黏结,且相同表现密度下聚氨酯泡沫固化材料与混凝土的黏结强度高于其与道砟石的黏结强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根据不同混凝土配方的组成差异,将纳米C-S-H晶种与掺和料以及早强剂复配,成型不同龄期的混凝土试件,分析复配后混凝土初终凝时间、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受到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硅灰会降低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和抗折强度,纳米C-S-H晶种与粉煤灰、硅灰复配后可减弱粉煤灰、硅灰对强度下降的影响;纳米C-S-H晶种可缓解石膏的缓凝作用,并且可以与石膏、硫酸钠、硫铝酸盐水泥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相似文献   
18.
负温环境下混凝土施工,若添加盐类防冻剂易导致混凝土后期强度降低、耐久性不足等问题.本文对比分析了正温养护、负温养护、正负温交替养护下不同掺量水化硅酸钙晶种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正温养护、负温养护下掺入晶种均可提高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抗压强度,且混凝土强度等级越低抗压强度最大提升比例越高;负温养...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应用日益广泛深入,由于技术需求,现在各自 独立的语音网络、数据网络和视频网络将会根据IP协议逐渐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蒸汽养护是轨道板混凝土的常用养护方式,但蒸汽养护易造成混凝土水化产物内部损伤。为研究轨道板混凝土合适的加速养护方式,探讨不同养护方式对水泥水化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45℃蒸汽、45℃干热、保温和自然四种养护方式下轨道板混凝土的温升、应变、抗压强度及水化进程,并观察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研究结论:(1)蒸汽和干热养护下混凝土升温速率较快,提升早期强度效果显著,0~7 h升温阶段,表现为温胀变形,7 h之后为恒温和降温阶段,表现为收缩变形,早期水化产物中Ca(OH)2和AFt晶体较多,后期水化产物微裂缝较多,造成后期抗压强度有所降低;(2)保温养护下混凝土升温速率略低于蒸汽和干热养护,能够促进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养护18 h抗压强度可达到轨道板混凝土脱模强度要求,混凝土主要为收缩变形,水化产物缺陷较少,后期强度稳定;(3)保温养护可以作为轨道板混凝土的一种加速养护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