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4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12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41.
汽车通讯是移动通讯的一个专门领域。车载电话是专门为驾车人设计生产的高端通讯产品,对其安全性、适用性及与其他产品(如车载多媒体系统)的兼容性等都有着一定的要求。车载电话系统不仅仅是一种可以移动的通讯工具,更是一种全方位e化生活的体现。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内通讯和车内办公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国内主要汽车生产厂商已经在其部分车型上将车载电话系统作为了标准配置或选装配置,比如奥迪A6全系列、宝来、帕萨特2.8V6、君威及蒙迪欧等。可以说国内汽车厂商已经开始积极推行车载电话系统了,未来将有更多的主流车型装备车载电话系统。  相似文献   
42.
43.
44.
鞠加元  李响 《公路》2012,(8):131-134
拉萨纳金大桥卵石地层大型承台深水基坑的开挖,大桥9号主墩位于拉萨河主河道内,其平台标高最低,施工难度最大,承台设计尺寸26.1m×11.6m×3.5m,以该主墩承台为主体进行研究,地基承载加大卵石层稳定性高,经比选,选用大坡比开挖基坑、集水坑排水进行承台施工。  相似文献   
45.
基于Carson理论建立简单链型悬挂接触网电流分布模型;结合铁路现场的实际供流数据,分别对受流点位于跨中和跨端2种情况下的接触网各导线实际受流情况进行仿真计算;基于电致塑性效应理论,采用对断裂吊弦进行SEM形貌分析、成分分析及对新旧吊弦的金相组织进行对比观察等试验手段,研究吊弦断裂过程中电气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满足机车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吊弦在受电弓滑过其正下方瞬间处于电流过载状态,随后迅速衰减;断裂吊弦的表面和断口处均存在过载引起的氧化腐蚀现象;吊弦在电致塑性效应影响下会发生金相组织再结晶、材料变形抗力降低现象;电流过载引起的表面缺陷及电致塑性效应引起的材料变形抗力降低是加速吊弦疲劳断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6.
新建兰渝铁路多座长大深埋隧道开挖过程中遇到层片状围岩,产生强烈的挤压变形,主要表现为初期变形强烈迅速,变形持续时间长,变形破坏的空间分布具有强烈的各向异性。常规的控制手段不能很好地解决这种强烈各向异性的变形方式,导致现场频繁采取补强支护措施,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文章针对研究区特殊的非线性大变形破坏现象,综合应用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室内试验、现场测试以及3DEC离散元数值模拟等手段,深入分析研究区层片状围岩的结构大变形的破坏机制。研究表明,高地应力诱发低强度围岩开挖后发生迅速而强烈的挤出变形,层片状围岩结构强度的各向异性控制了开挖后应力重分布及隧道断面变形的不对称分布。基于对围岩非对称变形机制的认识,从围岩控制的角度,提出了一种针对层片状岩体扰动各向异性的定向支护措施,对围岩进行主动加固。  相似文献   
47.
陈卓  李响 《汽车导购》2005,(6):46-49
经济型SUV目前的最低售价已经降至5万余元.但刺激能力却依旧有限,生产者的一拥而上,以及无序竞争早已令低价位SUV变得索然无味.因此跳出圈外,另辟蹊径也就成了经济型SUV重拾人气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48.
李响 《汽车导购》2004,(8):26-31
提起汽车民族品牌,我们就不能不想到华晨和奇瑞,而在国内中级轿车市场,中华与东方之子这两款车又以相近的定位与价格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这次借出这两款车,并不是要把它们比个高低好坏,体验一下民族品牌的魅力才是这次试车的重点。  相似文献   
49.
陈卓  李响 《汽车导购》2005,(3):62-65
一部精彩电影,无论参演人数多少,能够被人评头论足,津津乐道者多数还是片中主角,而在由国内MPV们出演的“大片”中,新奥德赛的表演虽然尚未正式开始,但它瞄准的却是领衔主演的位置。  相似文献   
50.
乌鞘岭隧道地质条件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响  钱伟平 《铁道勘察》2005,31(4):57-61
乌鞘岭隧道为我国目前最长的山岭铁路隧道,长20050m,以工程艰巨、地质复杂、工期紧迫为特点,引起了国内外岩土工程界的瞩目。在已有勘察、施工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乌鞘岭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特征,以及隧道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与施工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