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6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地质雷达作为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手段之一,对预报掌子面前方岩体的微细结构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作为隧道勘察结果的进一步认识和补充。文章简要介绍了地质雷达工作的电磁波理论基础,并以新扎沟隧道为例,利用SIR—20地质雷达并结合工程地质方法对节理破碎带和地下水成功地作出了预测,这可以减少隧道施工的盲目性,进而有效地防止工程事故,加快工程进度以及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42.
隧道围岩大变形信息化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议以实施隧道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为主导,为围岩和支护的变形过程把脉,强调监控量测信息的时效性及其核心指导作用,并依据工程实例——在乌鞘岭隧道9#斜井中,围岩和支护出现大变形状态下,评判初期支护的安全性、经济性,探讨初期支护参数合理性和衬砌施作时机。建立一套简洁的监控量程实施操作系统,努力实现隧道施工过程信息化,在施工实践中协调各个关键环节,并在实际的施工效果中得到检验。  相似文献   
43.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模糊-层次综合评判等非线性智能科学技术,并应用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工程技术,集成开发了长大深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软件系统(TGP-CAS).本软件的功能包括:能够预报隧道基本地质条件;预测岩爆、大变形、塌方等施工地质灾害;查询TSP、GPR等物理超前探测成果;综合查询设计期、施工期地质信息和超前地质预报信息,并生成综合预报初步结论;结合地质信息和物理探测信息综合预测岩体破碎程度等隧道不良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44.
现在随着国家基础建设投入不断加大,高速公路建设步伐不断向山区延伸,高速公路作为带状建筑物,其可能穿越各种不同的工程地质单元和地貌单元,特别是在山区修建时,不可避免地完整穿越和部分穿越山体。其中部分穿越的路段需要对山体进行深度开挖,开挖造成边坡应力的重分布。众多路堑边坡都出现了变形破坏,这些路堑边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增大公路建设的工程投资,甚至延误施工进度及工期[1],以及建设后运营过程的安全、畅通。因此采用不同方法和手段对深挖路堑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评价有非常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5.
在现场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隧洞施工记录中上百次的岩爆资料,分析西南某电站辅助隧洞岩爆的典型发育特征,结果表明洞内岩爆现象总体以轻微岩爆(Ⅰ级)和中等岩爆(Ⅱ级)为主,局部地段有强烈岩爆(Ⅲ级)发生.总结了隧道内岩爆变形破坏的六种基本地质力学模式,即张裂-剥落、张裂-倾倒、张裂-滑移、张裂-剪断、弯曲-鼓折和穹状爆裂,最后得出了基本地质力学模式与岩爆烈度等级的关系,即张裂-剥落和张裂-倾倒模式的岩爆烈度较低,多为Ⅰ级,围岩以张性破坏为主;张裂-滑移、张裂-剪断模式的岩爆,烈度可达Ⅱ级,围岩以张剪破坏为主;弯曲-鼓折或穹状爆裂模式的岩爆烈度可达Ⅱ~Ⅲ级,岩石以剪切破坏为主.  相似文献   
46.
介绍应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加固土体形成防渗漏帷幕封堵码头钢板桩墙裂缝的情况.该技术方法灵活运用于码头堵漏,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可为类似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7.
瞬变电磁超前预报技术目前是国内正在积极探索的一种较为先进的隧道超前预报技术.文章以瞬变电磁法在我国垫邻高速公路铜锣山隧道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瞬变电磁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及原理,并结合开挖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初步评价了瞬变电磁法的适用性,并对以后瞬变电磁法技术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8.
曾知法  宋波  李天斌  何斌  孙娅 《中外公路》2011,31(4):213-216
应用模糊数学理论,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具体应用到隧道涌突水综合评价研究中,结合工区的实际情况将涌突水因素根据需要分成若干个指标实现对涌突水等级综合评判,评价结果与实际开挖吻合.  相似文献   
49.
文章简要介绍了HSP声波反射法的工作原理,并以杜家山隧道为例,利用HSP声波反射法并结合工程地质方法对隧道前方围岩进行了预测,对隧道实际开挖进行现场跟踪。并将预报成果和实际揭露资料进行对比,验证了HSP声波反射法在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0.
围岩大变形是地下工程建设中地质灾害的一种,为探讨准确而快速地预测围岩大变形,文章将层次分析法和可拓学理论方法与围岩大变形预测相结合,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的可拓学理论围岩大变形预测方法。该方法是在物元理论、可拓集合论和关联函数运算的基础上,通过选取能够反映和体现围岩大变形的几项重要参数指标(本文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主应力值、强度应力比、弹性模量四项指标),建立围岩大变形预测的物元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值,通过实际围岩大变形等级的关联度计算,最终确定围岩大变形等级;并与模糊层次分析法取得的围岩大变形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该方法能够运用一定的基础数据对围岩大变形作出预判,对工程建设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