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11篇
铁路运输   3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有碴轨道道床纵向阻力缩尺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和完善桥上无缝道岔计算理论,进行桥上无缝道岔缩尺模型试验,用相似理论设计了有碴轨道道床纵向阻力试验模型,试验证明,采用同断面的混凝土枕时,道床纵向阻力偏大,采用木枕的轨道模型能够近似满足桥上无缝道岔道床纵向阻力的相似要求。  相似文献   
22.
考虑心轨的特殊结构外形及转换过程中的线性和非线性因素的作用,以UIC60D双肢弹性可弯心轨为例,建立有限元模型,并采用ANSYS程序,分析了滚轮式滑床台对心轨的扳动力及不足位移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3.
为了控制高速道岔心轨扳动力和不足位移,根据双肢弹性可弯心轨的特殊结构外形、受力特性和扳动机理,建立心轨转换仿真模型,以42号道岔为例分析不同牵引点布置方式下心轨扳动力和不足位移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牵引点扳动力随摩擦系数的增大基本成递增关系,扳动力的很大一部分用于克服滑床板的摩擦力;采用减摩措施、增设牵引点可以减小扳动力和不足位移;在最后一牵引点至跟端间设置反变形,可使不足位移控制在客运专线要求之内.  相似文献   
24.
以往线桥模型计算无砟轨道纵向力时,是将线路纵向阻力简化为扣件纵向阻力,这与桥上梯形枕轨道实际工况有很大出入。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凸型挡台胶垫及弹性支承的轨-梯形枕-桥纵向一体化力学模型,以一城市轨道交通5×30 m双线箱型梁桥为例,对其进行纵向力分析,并与传统的线桥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凸型挡台及弹性支承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25.
梯形轨枕是一种新型轨枕,具有多方面的优点,越来越受到各国铁路工程界的关注。已有对它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静力方面。论文从幅频响应方面分析了梯形轨枕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梯形轨枕具有分散动荷载的能力,并有很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26.
高速铁路列车荷载下钢轨平顺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列车荷载作用下的钢轨变形曲线受列车荷载、轨道整体刚度、钢轨自身性能、扣件间距和温度力等因素的制约。文中运用有限单元法建立轨道简化模型,分析各种制约因素对轨道结构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随着列车荷载、轨道整体刚度的减小和钢轨重量的增大,钢轨的变形曲线也越来越平顺,而钢轨内部温度力和扣件间距的改变对钢轨的变形曲线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7.
客运专线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的动力特性,运用动力学基本原理,分析了扣件刚度、块下胶垫刚度与阻尼不同匹配以及轨枕块质量对基础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满足轨道整体刚度时,扣件和枕下胶垫应尽量采用较小刚度值;对于不同激振频率段,应分别对待扣件和枕下胶垫阻尼取值;弹性支承块质量也如此。  相似文献   
28.
Ⅲ型枕为有砟轨道上的主型枕,国内对其减振性能的研究较少.本文分别对Ⅱ型枕和Ⅲ型枕从谐响应的角度进行分析,分别得到钢轨及轨枕的频率—位移曲线,通过数据处理,得到频率—加速度曲线,并在相同条件下对Ⅱ型枕和Ⅲ型枕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Ⅲ型枕较Ⅱ型枕具有更好的减振性能.  相似文献   
29.
建立土质路基普通A型和框架型板式轨道结构的实体模型,并在温度荷载作用下对其受力及变形特征进行了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温度荷载对路基框架型板式轨道的影响比普通A型板式轨道要小,路基所受温度荷载的影响也较小,路基地段较适合铺设框架型板式轨道结构。  相似文献   
30.
运用道岔系统动力学理论,考虑轨距加宽式转辙器的结构特性,建立列车/道岔耦合动力学模型,以350 km/h客运专线18号高速道岔为例,计算分析了列车以350 km/h直向及80 km/h侧向过岔时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转辙器轨距加宽可提高列车直、侧向过岔时的平稳性,降低直向过岔时尖轨的磨耗指数,减轻尖轨侧磨,增加尖轨开始受力截面的轨顶宽度;增大转辙器部位的动轮载、轮缘力及动应力,对尖轨受力不利;转辙器轨距加宽对列车侧向过岔的轮重减载率和脱轨系数有不利影响,对直向过岔的影响不大.因此,建议在我国350 km/h客运专线高速道岔设计中,暂不使用转辙器轨距加宽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