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40篇
综合类   21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32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空中骨干网是由多个空中平台通过无线方式连接为其他节点或网络提供服务的骨干网络.空中骨干网动态拓扑频繁,网络负载能力有限.特别在节点类型较多的应用场景下,传统的组网方法难以满足需求.论文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分布式空中骨干网的组网方式,从结构设计和资源分配两方面,对现有的网络组网方式进行了改进,实现了拓扑动态快速生成,有效地降低了网络负载,达到了利用较小网络开销维护网络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组网方法,满足空中骨干网络的传输需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2.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产品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为了正向开发汽车相关技 术及试验方法,准确靶向市场定位,商品性主观评价将成为汽车各研发阶段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介 绍了整车道路适应性试验中的商品性主观评价方法,并对动静态主观评价的相关项目、评价节点、故障等级及评分依据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3.
接触网设备沿线露天架设无备用,运行环境恶劣,易发生设备故障,故障形式多样却有规律可循。总结徐州供电段电气化运行经验,提出将故障抢修预案纳入长效管理,做到常备不懈,一旦故障发生即能有效利用各种信息启动预案,迅速判断查找出故障点并组织抢修,从而减少故障延时。  相似文献   
74.
75.
本文中基于H点测量装置(HPM)建立了详细的座椅体压分布仿真模型,而与座椅体压分布仿真分析紧密相关的泡沫和面料的材料参数则通过拉伸和压缩试验获得。通过与试验对比不同区域的最大压力值、平均压力、接触面积和占重比4项评价指标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不仅可以准确反映体压分布的一般规律,并且H点测量装置的肩部、腰部和大腿处的各项体压分布指标,仿真与试验误差在10%以内,座椅仿真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76.
77.
为了研究预拌-增强型沥青混合料性能及效益,该文首先探讨了预拌-增强型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工艺方案,其次,选择AC-13、SMA-13、SUP-13共3种级配,110#软质沥青、25%湖沥青和6%岩沥青,掺入0.2%纤维,进行马歇尔试验、汉堡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疲劳试验,测试了它们对预拌-增强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最后比较分析了预拌-增强型沥青混合料的经济环保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先将高标号软质沥青与矿料进行预拌、再将天然沥青复拌的工艺具有较好的效果,这种预拌-增强型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水稳性能和疲劳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级配对路用性能影响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拌和施工温度达30℃,具有良好的经济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78.
基于风化节理岩层中渔寮隧道的实测围岩应力,围岩变形以及支护结构受力等数据,结合解析公式计算以及数值模拟的结果,从围岩松动圈半径,支护结构变形与受力评价了围岩稳定性与支护效果。结果表明:渔寮隧道出口段围岩条件较好,最大围岩内部变形达7.71 mm,推测拱顶松动围圈岩厚度半径达3.1 m,拱腰、拱肩处松动圈围岩厚度大于4.0 m,锚杆轴力的分析反映出围岩松动范围内的锚杆受力较大;支护结构受力特征分析表明因隧道拱顶、仰拱处围岩变形较大而传递给支护结构的附加荷载导致其受力增加;数值计算结果显示不同工序打设的锚杆变形存在明显区别。基于围岩变形规律与支护结构受力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措施与支护结构优化意见。  相似文献   
79.
直流充电是电动汽车实现能量补给的一种重要形式,而直流充电接口作为连接供电设备和电动汽车之间的桥梁,其卓越的性能表现是保证电动汽车直流充电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基础。本文针对现有测试方法的局限性,基于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分析了不同品牌直流充电接口互相配合时的性能表现,并通过进一步的尺寸精度测试探讨了性能差异成因。以期相关研究结论能服务于产业研究、产品设计与相关标准的制定、完善。  相似文献   
80.
针对我国铁道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的现行检定方法,通过研究铁道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分析现行铁道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量值溯源方案遇到的问题,提出新的量值溯源方案,使其量值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以保障铁道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量值溯源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