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194篇
综合类   74篇
水路运输   67篇
铁路运输   54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21.
22.
化学植筋锚固技术在港口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植筋锚固技术的理论分析,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化学植筋施工技术的要点,促进该技术在港口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23.
为了正确评估路面的压实质量,采用轻型落锤式弯沉仪(LWD)对6个试验路段进行跟踪试验。以试验路段的检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LWD用于路面质量控制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试验路段路面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路面结构模型的应力分布,探讨了LWD测试数据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LWD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评价道路结构强度的方法,利用LWD技术能够快速地测试路面的弯沉值;LWD设备对基层和面层的测试数据较为准确,可作为路面质量控制的参考依据;此外,随着路面深度的增加,应力对结构层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4.
目前我国的水利财务管理体质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国家水利建设工作的开展,本文从制度中出现的问题、完善体制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并提出完善体制的措施,以保证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5.
某柴油发动机齿轮室盖在试验中振动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采用声学振动测试与CAE模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齿轮室盖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证明通过在齿轮室盖薄弱位置处添加加强筋,可以有效提高其固有频率,避开发动机在3600r/min转速下的主要贡献频率,改善齿轮室盖的振动情况。CAE模态分析方法能够有效识别结构件的薄弱区域,通过加强局部刚度,改善振动性能。  相似文献   
26.
为了有效且准确地测定沥青混合料的热膨胀系数(CTE),为沥青混合料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利用线性可变差动传感器(LVDT)设计了一种测量沥青混合料CTE的仪器,在验证了该仪器测量可靠性的基础上,通过CTE测量仪测定了不同影响因素(沥青等级、沥青含量、再生材料、压实效果、老化、集料的CTE和集料粒径)下沥青混合料的CTE和玻璃转化温度(Tg),并评价了这些影响因素对沥青混合料CTE与Tg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沥青等级与集料CTE及粒径均对沥青混合料的CTE有显著影响;提高沥青含量或添加聚合物可提高沥青混合料的CTE;沥青混合料经长期老化后CTE降低,当温度低于-20℃时,即使掺入再生材料沥青混合料的CTE也有所降低。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的CTE无明显影响,但随其增大沥青混合料的Tg显著降低。沥青混合料经过老化或掺入再生材料均使沥青混合料的Tg增大,添加聚合物反而使沥青混合料的Tg降低。  相似文献   
27.
降低小排量汽油机的机油耗,提升其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是目前发动机设计的重要任务,文章从研究缸孔变形规律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小排量汽油机缸孔变形的整体接触模型,在基于缸垫非线性属性的基础上,分析缸孔在名义螺检预紧力作用下的缸孔变形量。结果表明,对于4缸小排量汽油机,第2缸和3缸的变形情况相似,第4缸的变形最大。采用有限元的计算方法,可以完整而准确的获得缸孔变形的全面信息,为结构的优化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8.
李波 《交通标准化》2011,(3):219-222
从预测交通量分析出发,结合互通式立交功能、既有构造物等建设条件,对互通式立交型式进行方案综合比选,从而推荐出功能完善、与既有构造物衔接良好、造价较低的互通方案。  相似文献   
29.
为了解决智能分布式驱动汽车路径跟踪与制动能量回收系统间的协同控制难题,充分考虑分布式驱动汽车四轮扭矩独立可控在智能驾驶系统中的优势,设计适应不同路面附着条件的智能分布式驱动汽车转向、制动分层协同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依据不同的路面类型设计差异化的多目标代价函数,以综合优化各工况下的控制目标。高附路面下,制定满足最大能量回收值的全局参考车速,在线优化路径跟踪指令,实现最优能量回收的同时减小系统运算负荷;低附路面下,优先考虑车辆的路径跟踪性能和行驶稳定性,在多目标代价函数中取消对全局参考车速的跟随要求,增设终端速度约束与能量回收项性能指标并减小能量回收项性能指标的权重系数。上层控制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对多目标代价函数进行滚动优化与预测求解,得到期望的前轮转角及4个车轮的总制动扭矩需求。下层控制器根据制动扭矩需求对四轮的液压制动扭矩和电机制动扭矩进行分配,最终完成整个复合制动过程。基于MATLAB/Simulink和CarSim软件,搭建控制器在环仿真平台,并在高附和低附路面条件下对所提出的策略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高附路面下,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在准确跟踪期望路径的同时相较固定比例制动力分配方法可提升2.7%的能量回收值并减少约0.02 s的单次计算时间;低附路面下,与使用高附控制策略相比,能够保证车辆的路径跟踪准确性与行驶稳定性,同时可提升7.8%的能量回收值;控制器在环试验结果证明了该协同控制策略对车辆性能提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
李波  付桂  顾峰峰  李为华 《水运工程》2022,(12):106-113
针对2020年后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全部外抛至海洋倾倒区造成疏浚土资源浪费的问题,利用三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SHIWM-3D对疏浚土综合利用至横沙浅滩进行固沙保滩的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综合分析横沙浅滩流态分布、泥沙输运扩散情况、疏浚土落淤效果以及对深水航道回淤的影响。结果表明:1)航道疏浚土吹泥上滩后部分泥沙直接落淤,部分泥沙则随涨落潮流扩散输运。2)横沙浅滩区域大潮期间呈现冲刷状态,小潮期间呈现淤积状态,疏浚土在浅滩总体表现为淤积。3)航道疏浚土吹泥上滩至横沙浅滩区域对深水航道的回淤影响不大。4)长江口航道疏浚土利用至横沙浅滩的方案是可行的,是解决2020年以后长江口航道疏浚土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